这是(JT19963573444)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波形护栏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等路段,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保护车辆和乘员安全。波形护栏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其生产、安装和维护都需要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这些规范通常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出现,为波形护栏的设计、材料、制造、检验及施工提供明确的技术依据。
波形护栏国家标准的核心目的在于确保产品具备一致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标准内容通常涵盖多个方面,包括结构尺寸、材料要求、力学性能、表面处理以及验收规则等。通过标准化,可以避免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为采购、施工和验收工作提供了清晰的准则。
1.波形护栏的结构与尺寸要求
波形护栏的基本结构由波形护栏板、立柱、防阻块(或托架)以及连接件组成。国家标准中对这些部件的形状和尺寸做出了详细规定。
波形护栏板通常采用连续波纹形状,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分散碰撞力。标准中会明确护栏板的厚度、波高、波距等关键尺寸。例如,常见的三波护栏板,其整体宽度、波高和板厚都有严格的公差范围,以确保不同批次的产品能够互换使用,并满足预期的抗冲击性能。
立柱是支撑护栏板的关键部件,其截面形状、外径、壁厚等参数在标准中均有明确要求。立柱通常为圆形或槽形,埋置于路基中。标准会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如路侧或中央分隔带,规定立柱的尺寸和埋深,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
防阻块或托架用于连接护栏板与立柱,其作用是防止车辆在碰撞时车轮被立柱绊阻,同时也能吸收部分能量。标准中会规定防阻块的尺寸、材质和连接方式,确保其能够正常发挥功能。
此外,标准还对螺栓、端头等连接件的尺寸和机械性能提出要求,以保证整个护栏系统的整体性和牢固性。
2.材料与力学性能规定
波形护栏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其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国家标准通常会对护栏板、立柱等主要部件所使用的材料做出明确规定。
护栏板及立柱一般采用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标准中会规定钢材的牌号、化学成分以及力学性能指标,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这些指标确保了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能够在受到冲击时发生塑性变形而非脆性断裂,从而有效吸收能量。
除了基体材料,防腐处理也是标准关注的重点。由于波形护栏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腐蚀,因此多元化进行有效的防腐保护。常见的防腐方式包括热浸镀锌、镀锌合金或喷塑处理。标准会详细规定镀层的厚度、均匀性以及附着力等要求。例如,对于热浸镀锌层,标准会根据使用环境的腐蚀性强弱,规定不同的锌层最低平均厚度,以确保护栏在预期使用寿命内不发生严重腐蚀。
力学性能测试是验证波形护栏是否达标的关键环节。标准中会规定一系列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对原材料进行拉伸试验,验证其强度、屈服点等是否符合要求。
-部件静载测试:对防阻块、托架等部件进行加载测试,检验其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实车碰撞测试(或模拟测试):这是最核心的测试项目,通过模拟车辆以特定速度和角度撞击护栏,来评估护栏的防撞等级、导向性能以及乘员风险指标(如加速度、护栏侵入量等)。标准会明确规定测试条件、评价标准以及护栏应达到的安全性能等级。
3.检验规则与安装维护要求
为了确保出厂的每一批波形护栏都符合标准要求,国家标准会制定详细的检验规则。这些规则包括检验分类(如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抽样方案、检验项目以及判定准则。生产厂家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检验。
安装施工是保证波形护栏系统发挥预期作用的重要环节。标准中会对安装流程和技术要求给出指导,例如:
-立柱定位与埋设:立柱的间距、垂直度、埋入深度多元化符合设计图纸和标准规定。对于土基路段和桥梁等不同基础,埋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护栏板安装:护栏板之间应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拧紧力矩需达到规定值,确保连接可靠。护栏板的线形应与道路线形协调平顺。
-端头处理:护栏的起终点需要进行安全处理,如设置外展式或地锚式端头,以防止车辆碰撞时端头穿刺车厢。
维护保养同样不可或缺。标准会建议定期对护栏进行检查,重点关注是否有严重的变形、腐蚀、损坏或缺失部件。对于轻微损坏,可进行修复;对于严重损坏或已达到使用寿命的护栏,应及时更换,以持续保障道路安全。
总结重点:
1.波形护栏国家标准对产品的结构尺寸、材料性能、防腐工艺和力学安全指标做出了优秀且细致的规定,是保障其防护有效性的基础。
2.标准通过严格的材料要求和测试方法(如实车碰撞测试),确保波形护栏具备可靠的能量吸收能力和导向功能,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损害。
3.标准涵盖了从生产检验到现场安装乃至后期维护的全过程技术要求,为波形护栏产品的质量一致性、施工规范性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提供了系统性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