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灭亡大局已定?科学家算出人类灭绝的日期,人类准备好了吗?(人类灭亡大局已定科学家算出灭绝的日期对吗)

人类灭亡大局已定?科学家算出人类灭绝的日期,人类准备好了吗?(人类灭亡大局已定科学家算出灭绝的日期对吗)

前言

2023年9月,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古气候科学家亚历山大・法恩斯沃思团队在《自然地球科学》发表的一篇论文,让“人类灭绝”这个话题从科幻电影走进了科学视野。

他们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推演,认为2.5亿年后,地球将因超级大陆形成、极端高温等危机,不再适合哺乳动物生存,人类或面临灭绝。

这不是危言耸听,2023年欧洲热浪致上千人死亡、2024年澳洲野火烧毁百万公顷土地,这些当下频发的极端事件,似乎已在印证危机的前奏。

2.5亿年看似遥远,但人类真的能等到那一天再应对吗?这场关乎文明存续的挑战,早已悄然拉开序幕。

“末日预言”为何可信?

要判断“2.5亿年后人类是否会灭绝”,首先要拆解这份预言的科学逻辑,它的根基,是地球数十亿年的地质规律与历史灭绝事件的复盘。

从板块运动来看,USGS的监测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板块正以每年约5.6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未来将逐步撞上亚洲板块;日本列岛因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挤压,每年以2-3厘米的速度向大陆靠近,最终可能成为陆地的一部分。

而美洲板块则会从西侧逐步向其他大陆聚合,太平洋将从“世界最大洋”萎缩成超级大陆内部的内海。

这种“拼图归位”的过程,在地球历史上已发生过多次,最著名的便是2.5亿年前的盘古大陆。

而盘古大陆的形成,直接引发了地球史上最严重的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

法恩斯沃思团队2024年的跟进研究指出,当时不仅有超级大陆导致的气候剧变,还有“厄尔尼诺失控”“海洋酸化”等连锁反应,最终导致90%的物种消失。

如今模拟新盘古大陆,位置更靠近赤道,高温效应会比初代盘古大陆更剧烈,历史的教训与当下的地质数据,让“末日预言”有了扎实的科学支撑。

当我们读懂地球的“过往”,便更能理解这份预言并非空穴来风。

危机的“预演”

很多人觉得“2.5亿年太远,与我无关”,但翻开近年的气候灾害记录,不难发现危机早已在身边萌芽,这些正在发生的灾难,不是偶然,而是2.5亿年后终极危机的“缩小版预演”。

2023年夏季,欧洲遭遇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热浪,欧盟气候监测机构数据显示,此次热浪导致超过6100人死亡,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水位降至历史最低,农作物减产超30%。

2024年1月至3月,澳大利亚东部野火持续燃烧,烧毁超100万公顷植被,超过2万只考拉失去栖息地,当地空气质量指数多次突破危险阈值。

2025年7月,印度北部多地气温突破52℃,印度气象局数据显示,仅新德里一地,医院因中暑接诊的患者就超过10万人次,部分地区因缺水出现居民抢水冲突。

这些事件背后,是人类活动加剧的气候变化,科学家们指出,当前全球正经历第六次大灭绝,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背景速度高1000倍。

珊瑚礁就是最直观的例子,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显示,过去50年,全球50%的珊瑚礁已死亡,而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的“热带雨林”,其消失意味着海洋食物链的崩塌。

当极端天气从“特例”变成“常态”,我们还能说“2.5亿年太远”吗?

那么,等到2.5亿年后,地球的生存环境会恶劣到什么程度?

未来有多恐怖?

首当其冲的是温度的失控,模拟显示,2.5亿年后全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高出15℃,赤道附近地区甚至可能高出30℃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

现在夏季40℃已让人心生畏惧,而那时40℃可能只是“春暖花开”的温度,70-80℃的高温将成为日常。

世界卫生组织曾做过实验,当湿球温度超过35℃时,人体无法通过出汗散热,超过6小时就会出现器官衰竭,而2.5亿年后,地球大部分陆地的湿球温度将长期维持在35℃以上。

再者是水资源与食物的枯竭,高温会导致水资源加速蒸发,就像如今非洲的乍得湖,NASA卫星数据显示,过去40年它已缩小90%,未来这种情况会在全球上演。

没有水,植被会大规模枯萎,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测算,气温每升高1℃,全球农作物产量就会下降5%-10%,当气温升高15℃,粮食生产几乎会陷入停滞。

更致命的是栖息地的消失,模拟显示,届时哺乳动物的宜居区将从现在的66%缩减至8%-16%,且仅集中在极地边缘或高山地区。

就像现在大熊猫的栖息地,受气候变化影响,未来50年其栖息地可能缩小30%,而2.5亿年后,这种“生存空间挤压”会放大数十倍。

当70℃成为日常,当水和食物成为奢望,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可能在地质力量面前不堪一击。

当然,面对这样的危机,人类并非只能“坐以待毙”。

人类不是“待宰羔羊”

在个人层面,改变生活方式就能贡献力量,瑞典是全球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垃圾回收率超过99%,每年减少约1000万吨碳排放。

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积少成多就能成为减缓气候危机的重要力量,毕竟,全球80亿人的小改变,汇聚起来就是文明存续的大能量。

企业层面的责任同样关键。特斯拉的内华达州超级工厂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工厂之一,其所有电力都来自太阳能和风能,每年可减少180万吨碳排放。

中国的『宁德时代』则在电池回收领域发力,已实现动力电池材料95%以上的回收率,避免了重金属污染与资源浪费。

企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若能将环保理念融入生产,就能为人类争取更多缓冲时间。

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更是核心,中国提出“双碳”目标,截至2024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2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8%;这种国家级的行动,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危机树立了标杆。

而在长远规划上,星际探索为人类提供了“PlanB”。

值得期待的是“开普勒22b”,颗距离地球600光年的行星,NASA通过望远镜🔭观测发现,它位于恒星宜居带,可能存在液态水,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备胎地球”。

从身边的小事到星际的探索,人类的自救之路,从来不是一条孤注一掷的赛道,而是多维度的突围。

结语

回望2023年欧洲热浪中离世的老人,2024年澳洲野火里无家可归的考拉,这些画面不是遥远的“末日场景”,而是地球给人类的“即时提醒”。

法恩斯沃思团队算出的“2.5亿年”,不是给人类躺平的倒计时,而是给文明纠错的时间窗口。

应对这场危机,需要的不是个体的“独善其身”,而是全人类的“命运与共”,就像《巴黎协定》的签署,196个国家共同承诺控温目标。

2.5亿年的时间刻度,足够人类从猿猴进化成掌控科技的文明,也足够我们通过持续行动,改写“灭绝”的结局。

特别声明:[人类灭亡大局已定?科学家算出人类灭绝的日期,人类准备好了吗?(人类灭亡大局已定科学家算出灭绝的日期对吗)]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宁波学府苑夜市问题披露后管理方承诺24小时响应 迅速整改获认可(宁波学府苑夜市摊位费最新政策)

夜市管理方迅速反应,次日向民生e点通平台发函阐述整改措施,并表示感谢媒体监督,承诺实行“24小时响应机制”。针对网友反映的学府苑夜市食品卫生、卫生死角及消防隐患等问题,宁波华硕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已完成第一轮整改

宁波学府苑夜市问题披露后管理方承诺24小时响应 迅速整改获认可(宁波学府苑夜市摊位费最新政策)

河南山东等8省市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蓝色预警持续(河南山东是一个地方吗)

中央气象台10月1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0月1日08时至2日08时,河南大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云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降雨量可达100~160毫米

河南山东等8省市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蓝色预警持续(河南山东是一个地方吗)

学生党购买IP流量手机卡攻略,便宜好用的IP流量手机卡(学生党怎么买iphone)

学生党购买IP流量手机卡攻略_便宜好用的IP流量手机卡大家好,我是通信观察员小科,专注流量卡测评领域5年+,服务过200+学生用户选到心仪流量卡😊。 A:目前运营商推出的主流手机卡套餐(不含某些物联卡)基…

学生党购买IP流量手机卡攻略,便宜好用的IP流量手机卡(学生党怎么买iphone)

极氪9X,凭什么这么贵?(极氪oo1)

甚至像匠人工艺、天然而稀有的材质,甚至是像“曜黑版”这种“闷骚”设计的诞生,你会感觉过去极氪更多将一种个性、科技感外放,而今则更像一个真正的豪华品牌,多了一些内敛,但又如林杰所讲的“正大光明”。 过去几年里…

极氪9X,凭什么这么贵?(极氪oo1)

国庆档,碰谁都别碰它?(国庆档电影破圈回顾)

但是从影院的角度来看,银幕平面和座位区的夹角达不到180°,这意味着超过了夹角部分的光线没有办法利用,就会在亮度等方面影响成像质量,因此,白墙、白布并非理想的电影成像介质。 虽然银幕表面通常会覆盖一层用于优…

国庆档,碰谁都别碰它?(国庆档电影破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