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记者日前从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获悉,经过近一年的整体建设,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非均相分离超滤精滤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实验室正式启用。
该实验室着眼于工业水处理的未来环保前瞻领域,将推动高校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并着眼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双方还签约推进一项全新产学研课题《过滤管及其系统的开发》,这一课题着眼于“过滤革命,零碳未来”的研究,成果有望进一步提升废水处理效率,提高我国环保能级,并引领国际环保新潮流。
据了解,非均相分离超滤精滤技术,可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悬浮固体等污染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空气净化方面,该技术也可用于去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和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
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黎表示,通过高校与企业的通力合作,双方在今年以来执行了发电废水检测分析与处理工艺开发等大量重点环保项目。随着一系列项目的推进,将直接提升发电行业的废水处理效率,提高工业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效率等。
记者了解到,双方在合作中,创新性地采用了“双导师制”,即“企业导师+高校导师”联合培养机制,确保研究生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同时,通过“沉浸式”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生产一线,积累真实工程经验,提升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此外,还有一支跨学科团队,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创新火花❇️,为行业培养了一批复合型创新人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钟荣秀表示,他曾在洪利北仑电厂参与过现场系统调试项目,面对现场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在整个团队的分工协作中,获得了很多在课本与校园中学不到的知识与能力。(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