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深圳篇播出,节目由总台主持人撒贝宁、王嘉宁、孟湛东与同济大学特聘教授诸大建、演员『王鸥』组成的"风华团",带着对"奇迹"的追问走进深圳。
节目中的一大亮点是撒贝宁来到位于深圳龙岗的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一进门就问出一句让现场气氛瞬间活跃的话:"你是真人还是『机器人』️?"现场嘉宾被逗乐,网友直呼"综艺感满分"。
在9月份的节目录制期间,就有深圳网友在龙岗偶遇撒贝宁,当时他正在『机器人』️6S店体验各种"黑科技"。节目播出后,网友们纷纷表示:"小撒这次是彻底和『机器人』️杠上了。"
在店内,撒贝宁体验了被称为"赛博外挂"的外骨骼『机器人』️,穿上后迈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从元宵晚会模仿『机器人』️的经典场面,到如今深圳探店,这"六亲不认的『机器人』️步伐梗"也是被撒老师玩出续集了!
回到前面提到的外骨骼,佩戴者穿上这套外骨骼『机器人』️可轻松提起20公斤的哑铃。据介绍,这款设备已经从最初的"爬山神器"进化成多场景应用的实用工具,在养老助行、工业防护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咖啡『机器人』️的表现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撒老师只需按下按钮,一杯印有照片的拉花咖啡瞬间完成。品尝之后,他对这杯充满"科技感"的咖啡赞不绝口。
▍『机器人』️6S店:不只是卖『机器人』️这么简单
这家位于深圳龙岗星河WORLD园区『机器人』️剧场的『机器人』️6S店,于7月28日正式开业。
与传统汽车4S店不同,『机器人』️6S店在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增加了"租赁"和"个性化定制"两大功能,构建起"六位一体"的服务闭环。
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机器人』️与大众生活的壁垒,重新定义了『机器人』️产业的服务标准与供需对接模式,为『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技术概念走向生活场景搭建了高效桥梁。店内集聚数百种『机器人』️及配套零部件,深圳乃至全国的『机器人』️头部企业纷纷入驻展示。
从可互动的机器狗到贴心的护理『机器人』️,还有脉氧监测『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搭载多维触觉传感器的『机器人』️、全球首款全向智能抗流水下『机器人』️等产品琳琅满目。
仿生『机器人』️凭借仿生皮肤与数十种微表情,为科技注入了情感温度,不仅能与人互动,还能够完成甜品制作。
『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技术突破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期,需要企业打破壁垒、共享资源、协同攻坚。据测算,随着生态体系的完善与技术成本的下降,未来3年至5年,家庭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产品的价格将大幅降低,有望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普通家庭的“标配”。
▍南山『机器人』️谷:见证"深圳速度"
节目中,"风华团"还走进了南山『机器人』️谷。这条长达十多公里的创新走廊,汇集了百余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形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集聚效应。
在这里,"上午画图纸、下午出样品"的"深圳速度"每天都在上演。水下『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产品在此孵化,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在此抢占全球先机。
节目展示的工业级无人机让观众看到了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实力。作为全球低空产业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已建成1058个起降点,开通309条航线,集聚了19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70%,形成全球领先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清泉在节目中指出,深圳能够诞生众多优秀科创企业,是城市建设、人才吸引、创业帮扶和科创意识培养综合作用的结果。
诸大建教授认为:"深圳的创新模式是面向市场需求而诞生的,所以它适应能力强,创新速度快。你会发现深圳很多新产品很快能走向市场,就是因为它有这样一个创新的模式。"
▍从"科幻"到"日常"的深圳答案
节目伊始,一架全球首款飞碟型纯电动载人飞行器在深圳市民中心上空腾空而起,在"深圳蓝"的映衬下格外耀眼。网友们纷纷留言:"太硬核了""好像科幻照进了现实"。
这架飞碟型飞行器犹如深圳科创实力的一个生动缩影,在它的指引下"风华团"开始探索深圳强劲的科创实力。
数据显示,龙岗区作为深圳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区域之一,已集聚全产业链人工智能企业超620家,『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超过1.2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从『机器人』️6S店的商业模式创新,到南山『机器人』️谷的产业生态构建,再到低空经济的全球领先地位,深圳的『机器人』️产业正以"深圳速度",让科技成果深度融入百姓日常。
节目播出后,一位网友发帖:"在深圳第十年,我习惯了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生长。当无人机与飞天屏共舞时,我突然意识到,深圳的奇迹,从来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藏在每个让‘不可能’变成日常的细节里。"
这或许就是深圳『机器人』️产业最大的魅力——它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科技,而是正在改变我们生活的现在进行时。
节目还展示了深圳在智慧城市、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成就,岗厦北枢纽的"刷脸"、"刷掌"无感进站、深圳图书馆北馆的无人智能立体书库等,都体现着这座城市将科技融入生活的理念。
正如主持人与嘉宾们在节目中反复提及的:"奇迹深圳,不止于此。"这座城市的『机器人』️产业,正在以"深圳速度"书写着从科幻到现实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