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持续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在“科技日报”推出的“我最心动的‘十四五’硬核成果征集展示活动”中,来自山西的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集团”)凭借一项全球领先的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其“千万吨级露天矿用挖掘机设计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于2024年12月荣膺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奖项是全国机械行业领域的最高科技荣誉,标志着我国矿山装备技术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此次获奖的核心亮点,是项目自主研发的“矿用挖掘机5G远程智控系统”,这项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矿山作业模式,实现了从“人在矿坑”到“人在办公室”的跨越。控制中心内,驾驶员只需轻推手杆,千里之外矿坑深处的巨型挖掘机便能精准挥臂、高效挖掘,曾经艰苦危险的矿山作业,如今变成了“指尖上的操作”。
这套系统的“智慧内核”藏着多重科技突破。在环境感知层面,它采用全方位多摄像头布局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构建出作业环境360°全景视野,现场画面与工况数据实时回传,让驾驶员对矿坑情况了如指掌。经过四次技术迭代,系统实现了全链路140毫秒的低时延传输,配合裸眼3D全息成像技术,驾驶员能获得与现场作业无异的沉浸式体验,真正做到“所见即所挖”,电铲完成“挖—装—卸—挖”一个完整循环仅需45秒,效率远超传统操作。
智能化与精准化更是该系统的核心优势。它集成激光雷达、定位定姿等前沿技术,开发出“一键操作”智能控制算法,具备自适应挖掘、柔性装载等智能辅助功能,能根据矿岩硬度、地形条件自动调整作业策略。更值得一提的是,系统配套的矿用挖掘机“健康管家”,可远程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提前预警故障风险,树立了矿山装备智能运维的新标杆。
技术落地带来的效益同样显著。数据显示,搭载该系统后,挖掘机综合作业效率比传统人工操作提高5%,平均每日作业时间可延长1—2小时,单台设备每年能增加经济效益约500万元。目前,这套远程智控系统已克服恶劣环境限制,成功推广到严寒、湿热、高海拔等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十几个露天矿山,应用规模达40余台(套),为我国矿山行业无人化、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山西方案”。
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太重集团此次的技术突破,不仅是其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以来的重要成果,更彰显了山西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科研硬实力。从矿山深处的机械轰鸣到控制中心的精准操控,这项全球领先的技术正推动传统矿业向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迈进,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