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程办公、即时通讯成为主流的今天,企业微信等聊天工具早已深度融入企业日常协作。
然而,随之而来的合规风险也日益凸显:员工是否在聊天中泄露客户信息?是否存在不当言论或商业贿赂?离职前是否私下联系公司客户?
这些问题一旦发生,不仅可能引发法律纠纷,还会影响企业声誉。
为满足《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及行业监管要求,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合规聊天记录的查看与审计。
这篇文章小编将为您介绍三种合法、有效且可落地的方法,帮助企业在保障员工合理隐私的前提下,实现透明、可控、合规的沟通管理。

方法一:部署专业终端行为监控软件——以安企神为例
对于使用PC端聊天工具(如企业微信、钉钉)的企业,最高效的方式是通过终端安全管理软件实现自动记录与审计。
安企神软件作为国产合规解决方案代表,具备完善的聊天内容监控能力。
它可在员工授权并明确告知的前提下,通过实时屏幕监控的方式,了解员工的聊天沟通情况。

系统同时支持敏感词报警功能,一旦聊天中出现“回扣”“离职”“客户名单”等高风险词汇,立即通知负责人介入处理。

整个过程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最小必要”和“目的限定”的原则,确保合规性与实用性兼顾。
方法二:启用企业级通讯平台自带审计功能
许多企业已逐步从个人微信转向企业微信、钉钉、飞书等企业级通讯平台。这些平台本身即提供合规管理模块。
例如,企业微信支持开通“会话内容存档”功能,在员工知情同意后,企业可依法存档工作相关的聊天记录(包括文字、链接、文件、音视频等),并通过API接口对接内部风控系统。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原生集成、无需额外安装软件,且平台方已通过多项安全认证(如ISO 27001、等保三级)。但需注意:仅限工作场景使用,且必须履行告知义务,获得员工书面或电子确认,否则可能构成违法监控。

方法三:建立“双人沟通+关键信息书面留痕”制度
对于无法技术监控的场景(如纯手机端沟通或外部客户交流),企业可通过管理制度弥补技术盲区。例如:规定涉及合同条款、报价、客户承诺等重要事项,必须通过邮件或OA系统进行二次确认;敏感岗位(如销售、采购)与外部沟通时,需有第二人参与或抄送主管;禁止使用私人社交账号处理公务。

以上关于“企业合规聊天记录”的相关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咱们下期再见!
编辑:乔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