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是很多人缓解午后疲惫的方式,适当午睡能让人恢复精力、提高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但你知道吗?错误的午睡习惯不仅达不到休息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下面就来看看错误午睡的方法有哪些,快来对照自查,及时改正。
1、午睡时间过长:越睡越累还伤代谢
不少人觉得午睡时间越长,休息得就越充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如果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身体会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此时突然醒来,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睡醉”,反而让人一下午都精神不振。
从健康角度来说,长期午睡时间过长,还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晚上入睡困难、睡眠浅等问题。而且有研究表明,午睡时间过长与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有关,可能会使血糖、血脂水平出现异常,不利于心血管健康。一般来说,午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既能缓解疲劳,又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4、睡醒后立刻起身:易引发心脑血管问题
午睡醒来后,很多人会猛地站起来,这种突然的体位变化可能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