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脑萎缩可以尝试针灸治疗,但效果因人而异。脑萎缩是一种脑组织体积缩小的退行性病变,针灸可能有助于改善部分症状,但无法逆转病理改变。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针灸对脑萎缩伴随的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临床常用百会穴、风池穴等头部穴位配合四肢远端穴位,部分患者反馈治疗后认知功能或运动能力有短期改善。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通常10-15次为一个疗程,建议配合营养神经药物使用。
若脑萎缩患者出现明显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或运动障碍,应及时进行头颅MRI等检查明确病因。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导致的脑萎缩需结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作为辅助疗法时,针灸需注意避免对凝血功能异常者使用三棱针等强刺激手法,糖尿病患者要预防针眼感染。
脑萎缩患者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核桃、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建议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家属可协助进行认知训练如拼图、朗读等。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若病情进展加速或出现吞咽困难等新症状,需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