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浮肿可通过冷热敷交替、药物消肿、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和适当休息等方式缓解。这种浮肿通常由创伤性炎症反应、局部感染或个体敏感体质等因素引起。
拔牙后24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患侧面部,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肿胀。48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外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消肿。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冷热敷时需用干净毛巾包裹温度载体。
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或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反应。合并感染时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术后24小时后开始用氯己定含漱液轻柔漱口,每日3-4次预防感染。刷牙时避开创口区域,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其他牙齿。避免用力吸吮、吐口水等动作,防止血凝块脱落导致干槽症。
术后2-3天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逐步过渡到软食如鸡蛋羹、烂面条。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硬及需要反复咀嚼的食物,减少对创面的机械刺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
拔牙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长时间低头等行为,睡眠时垫高枕头减轻面部充血。吸烟饮酒可能延缓愈合,建议至少戒烟酒3天。如从事体力劳动或需大量说话的工作,建议休息1-2天。
拔牙后浮肿通常3-5天逐渐消退,若出现肿胀加剧、持续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复诊。恢复期间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避免用患侧咀嚼直至完全恢复,定期复查确保创面正常愈合。术后两周内不宜进行游泳、桑拿等可能影响创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