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止血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头痛、腹泻、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但可能导致头痛和腹泻。这类药物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通过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来减少胃酸分泌。奥美拉唑每日剂量为20-40mg,兰索拉唑为30mg,泮托拉唑为40mg,可口服或静脉注射。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骨折和低镁血症的风险。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西咪替丁,通过阻断胃壁细胞的H2受体来减少胃酸分泌,适用于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雷尼替丁每日150-300mg,法莫替丁每日20-40mg,西咪替丁每日800-1600mg,同样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这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酶升高、皮疹、便秘和头晕,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
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凝血酶和维生素K用于控制急性出血。氨甲环酸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来减少出血,凝血酶直接促进血液凝固,而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合成。氨甲环酸每日剂量为1-2g,静脉注射;凝血酶局部应用;维生素K每日10mg,口服或静脉注射。这些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栓、过敏反应和恶心,需要监测凝血功能。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质子泵抑制剂适合严重出血情况,H2受体拮抗剂用于轻中度出血,止血药物则用于急性出血控制。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药物或采用联合治疗方案。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