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糖尿病腿肿的治疗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药物治疗、调整饮食和适度运动等方式进行。这种症状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静脉回流障碍、肾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或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水肿、皮肤发亮、行走困难等症状。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病变,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引发水肿。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并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血糖稳定后,水肿症状可能会逐渐缓解。家属应协助老人记录血糖数据,避免漏服药物。
糖尿病还可能导致下肢动脉硬化或静脉功能不全,造成血液淤积。患者可以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每日抬高下肢15-20分钟。医生可能会开具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前列地尔注射液。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睡眠时用枕头垫高双腿。
如果水肿由心力衰竭或肾病引起,则需要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来减轻水钠潴留。合并感染者需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注意观察用药后尿量变化,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日常饮食中,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减少腌制食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但肾功能异常者需限制蛋白总量。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菠菜、香蕉等,预防因利尿剂导致的低钾血症。采用清蒸、炖煮等低脂烹调方式,控制每日总热量。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快走、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每次20-30分钟。避免爬山、深蹲等增加下肢负荷的活动。运动前后检查足部有无损伤,选择透气棉袜和合脚鞋具。卧床者可做踝泵运动,每小时屈伸脚踝10次,预防血栓形成。
糖尿病患者出现腿肿时,需每日测量腿围并记录,观察水肿是否对称发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破溃感染。若水肿持续加重、出现呼吸困难或尿量明显减少,应立即就医排查心肾功能。家属需协助老人完成血糖监测、用药管理和定期复查,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保健品替代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