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后通常2-4周可能出现急性期症状,但部分感染者可能长期无症状。这种疾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其症状出现时间与个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HIV感染后约半数患者在2-4周内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咽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一般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此时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但抗体检测可能尚未转阳。随后进入临床潜伏期,多数感染者可持续5-10年无明显症状,但病毒仍在持续破坏CD4+T淋巴细胞。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时,会出现持续性发热、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并可能发生机会性感染或肿瘤。
约10%的感染者可能长期不出现典型症状,这类患者体内病毒载量较低,免疫功能保持相对正常。另有少数快速进展者可能在感染后2-3年内进入艾滋病期,这种情况多见于未接受规范治疗或合并其他免疫抑制疾病的情况。症状出现时间差异与病毒亚型、宿主遗传因素及合并感染等因素相关。
建议发生高危行为后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窗口期后重复检测可排除感染。确诊感染者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生冷食物,注意口腔及会阴清洁,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若出现持续发热、反复感染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