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椒,学名为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属于芸香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其分布广泛,遍布中国从东北南部到五岭北坡,以及江苏、浙江沿海地区,甚至远至西藏东南部。这种植物适应性强,能在平原至较高海拔的山坡生长,耐旱并喜光,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麻椒以其独特的香气著称,历史上曾被用作调味料,同时在中医中因其具有祛湿散寒的功效而备受重视。
麻椒树可高达7米,枝条带有短刺,新长出的枝条覆盖着短绒毛。叶子方面,叶轴常伴有狭窄的叶翼,小叶以对生形式存在,形态多样,包括卵形、椭圆形乃至披针形,边缘有细碎的齿裂,叶脉间可见油点。叶子背面不仅有毛覆盖,干后还能观察到淡褐色的斑纹。花序位于枝顶或枝条顶部,花朵呈浅绿色,大小与形状相似,花柱则向后弯曲。果实成熟时为深紫色,表面散布着微微突起的油点,花期在4月至5月,果期则在8月至10月或稍晚。
油叶麻椒是麻椒的一个变种,其特点是小叶上明显可见并稍有突起的油点,叶轴、果序和分果瓣在干燥后呈现棕红色。这一变种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的某些地区,海拔约2000至2500米的疏林中。
毛叶麻椒是另一个变种,其新生枝条、叶轴、花序轴及小叶两面均覆盖软毛,有时果梗和小叶正面则无毛。该变种根据小叶厚度、颜色及果梗特征可进一步分类,生长在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及四川西部和北部的海拔2500至3200米的山区。
麻椒对于胃寒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症状的人群适宜食用,也适合哺乳期妇女断奶时使用特定方法退奶。此外,它对中老年人寒性闭经、经痛、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蛔虫病引起的腹痛、脾肾阳虚导致的小便频繁者有益。
然而,阴虚火旺者和孕妇应避免食用麻椒。
在经济价值方面,麻椒的外果皮是重要的香料和调味料原料,种子可用作高质量的木本油料,油饼可用作肥料或饲料,叶子也可作为调味品或制作椒茶。麻椒还是干旱和半干旱山区重要的生态绿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