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终生持续,其有效期通常为6个月。若在这段时间后遭遇狗咬伤情况,应及时在24小时内前往当地卫生机构接种狂犬疫苗,全程需注射5剂,医生会告知每次接种的时间及注意事项。
完成全程狂犬疫苗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一般能维持一年的有效性。这意味着一年内若再次被咬伤,无需重复接种疫苗,但每次务必妥善处理伤口,以防止感染。遭遇疑似疯犬或其他动物咬伤时,除了彻底清洁伤口,还应完成全部疫苗接种流程。
关于疫苗接种时机:
对于轻微皮肤擦伤或被舔舐未出血的情况,推荐在第1、3、7、14、30天接种疫苗,儿童剂量相同。
遭受重度咬伤时,除上述接种计划外,还需在第0、3天加倍剂量,并于第0天同步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局部处理和肌肉注射。联合使用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的个体,需在疫苗全程接种完成后,追加2-3剂疫苗。
特殊情况下,如在接种首日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患有慢性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老年人、严重营养不良或咬伤后48小时才开始免疫等情况,初种时剂量需增加2-3倍,并选择不同部位注射,以确保免疫效果。
即使是轻微伤口,若病毒量大或伤及神经系统,也可能导致疫苗单独使用效果不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任何皮肤破损的咬伤都应考虑使用抗血清。
为预防目的,未受伤的健康者可按照0、7、21天接种3剂,一年后加强1剂,随后每1-3年追加1剂。
疫苗应肌内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儿童则注射于大腿前外侧肌肉。使用前需摇匀。
疫苗接种可能引起的反应包括局部疼痛、红肿、硬结、瘙痒或偶见淋巴结肿大。由于采用高纯度疫苗,如特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全身性副作用较为罕见且轻微。
鉴于狂犬病的严重性,一旦被疑似患病动物咬伤,不论何种情况,接种狂犬疫苗都是首要措施,所有禁忌症相对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