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破裂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并配合药物稳定生命体征。处理方式包括急诊心包穿刺减压、开胸心脏修补术、体外膜肺氧合支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等。
当心脏破裂导致心包填塞时,需立即行心包穿刺术引流积血。使用无菌穿刺针经剑突下或心尖区穿刺,可快速降低心包腔内压力,改善静脉回流。该操作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并备好急诊开胸手术条件。术后需持续监测心率和血压,防止再出血。
对于胸骨正中切口开胸的情况,迅速清除心包积血并找到心脏破口。使用聚丙烯缝线带垫片进行全层褥式缝合,必要时用生物蛋白胶加固。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时需同期行搭桥手术。术中需建立体外循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观察。
针对循环衰竭患者,可通过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维持器官灌注。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通路,血流量维持在2-4L/min。使用肝素抗凝维持活化凝血时间在180-220秒,同时监测溶血指标。待心脏功能恢复后逐步撤机。
术后常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平均动脉压大于65mmHg,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改善心肌收缩力。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给药,根据血流动力学参数调整剂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
对于室性心律失常可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用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严重心动过缓时需临时起搏治疗。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均需在心电监护下使用,定期监测QT间期变化。
心脏破裂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2-4周,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饮食应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减轻心脏负荷。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床上肢体活动,三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监测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