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为冠心病心绞痛最可靠的检查手段是冠状动脉造影。这种检查方法能够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情况,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其他辅助检查手段包括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脏超声、核素心肌显像等。
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并利用X线成像技术清晰显示血管形态和血流情况,从而准确判断血管狭窄程度和位置。这项检查对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均有重要诊断价值,还能为后续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通常在导管室内进行,属于微创操作,一般需要局部麻醉,整个过程大约30到60分钟。心电图作为基础筛查项目,记录心脏电活动,可发现心肌缺血表现,但不能直接显示血管病变。静息心电图对发作期心绞痛诊断率较高,但在发作间期可能正常。动态心电图则延长了监测时间,有助于提高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运动负荷试验通过增加心脏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观察心电图变化和症状反应,对于隐匿性冠心病具有较高敏感性。
心脏超声可以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检测由心肌缺血导致的室壁运动异常,但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有限。结合运动或药物刺激的负荷超声能增强对缺血心肌的识别能力。核素心肌显像使用放射性示踪剂来显示心肌血流分布,适合定位缺血区域并评估心肌存活状态。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式,对钙化斑块和狭窄有良好显示效果,但由于受心率影响较大,在重度钙化血管评估上存在局限。血液检查如心肌酶谱和生物标志物检测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鉴别,对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帮助较小。所有这些检查手段都需要根据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而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确诊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对于疑似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保持低盐低脂饮食习惯,戒烟限酒,适量参与有氧运动。出现胸痛时应立即休息,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症状持续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按照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