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改变主要包括左心室肥厚、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壁增厚,因为心脏需要克服增高的外周血管阻力泵血,心肌细胞代偿性增生。左心室肥厚早期可能无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胸闷、活动后气促等症状。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可以确诊。治疗需控制血压达标,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
高血压还会引起心肌僵硬度增加,导致心室充盈受限。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脏超声可显示E/A比值异常。改善生活方式和降压治疗有助于延缓病情,可选用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高血压加速冠状动脉内膜损伤,促进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CT或造影可明确诊断。除降压外还需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
心肌重构和缺血可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常见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患者可能感到心悸、心跳不齐。动态心电图有助于诊断。治疗需控制基础血压,必要时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长期高血压最终可导致心脏泵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降低。需严格限盐、利尿,并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改善预后的药物。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脏功能,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有氧运动,避免吸烟饮酒。遵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不可擅自调整剂量。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及时就医,完善心脏相关检查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