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诊断可以通过多种检查方法来确认,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谱检测和动态心电图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问题,通常表现为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心脏病的常用手段,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异常。该检查操作简便且无创,但部分轻度病变可能无法通过普通心电图检出。
心脏超声利用超声波成像观察心脏结构与功能,评估心室壁运动、瓣膜开闭及血流情况,对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积液等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虽然无辐射☢️风险,但肥胖或肺气肿患者可能影响图像清晰度。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血管狭窄程度,明确病变位置、范围及严重性,为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检查需穿刺动脉并全程心电监护,存在少量辐射☢️暴露风险,术后需压迫止血并避免剧烈活动。
心肌酶谱检测通过血液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数值升高程度可反映心肌坏死范围,但骨骼肌损伤、肾功能不全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指标异常。
动态心电图通过24小时持续监测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弥补常规心电图时间局限。佩戴便携记录仪记录日常活动中的心电变化,对不明原因晕厥、心悸的病因诊断有帮助,但电极片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确诊心脏病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动物内脏。根据心功能分级选择适宜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活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60%。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脂等指标,出现胸闷加重或下肢水肿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