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紧张时血糖可能会升高。紧张情绪会刺激体内激素分泌,导致血糖水平短暂上升,但通常不会超过正常范围。
紧张情绪是人体应激反应的一种表现。当感受到压力或紧张时,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促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并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导致血糖水平上升。这种生理性血糖升高通常是暂时的,随着情绪平复,血糖会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健康人群的血糖调节机制较为完善,短期的情绪波动不会造成持续性的高血糖状态。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可能对血糖调节产生不利影响。持续的心理压力会导致皮质醇等应激激素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干扰胰岛素敏感性。对于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肥胖、家族史者,长期紧张可能增加糖代谢异常的风险。不过这类血糖波动仍然属于可逆性改变,通过情绪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得到改善。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若频繁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或持续口干、多饮等高血糖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