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回归,《亚洲新声》开唱!但广告主这波还能回血吗?

《歌手》回归,《亚洲新声》开唱!但广告主这波还能回血吗?

夏天的炙热还未退去,综艺圈的战火却已经再次点燃!今年优爱腾芒四大平台纷纷亮出音综大杀器:《歌手2025》带着浓浓情怀强势回归、《亚洲新声》国际范儿十足、《声声不息·大湾区季》则继续打情怀牌。表面上一派热闹非凡,但广告主们心里暗自打鼓:这波热度,真能直接转化为销量吗?

数据看似漂亮:《2024中国综艺市场报告》显示,音综依旧拿下黄金档35%的收视份额,商业价值也稳居各综艺品类前列。但数据再好看,也不代表钱包立刻鼓起来。音综这条老赛道,不会自动给品牌送上新红包。即便内容花样百出,观众的注意力却像碎片一样难以抓牢。品牌该怎么把爆款综艺的热度,真正转变为有效营销?这成了所有人悬在头上的大问号。

为何音综总是各大平台手里的香饽饽、主力王牌?原因简单:它能精准击中观众情绪共鸣,粉丝主动刷屏制造社交裂变,且背后庞大的消费力不可小觑。

果然,《歌手2025》一官宣,老粉激动不已,芒果台的老搭档蒙牛继续冠名,携带当家产品蒙牛酸酸乳强势助阵,在官方微博高调玩起怀旧追忆:从超女快男到歌手舞台,20年陪伴你的音乐梦想!彰显品牌自超女快男时代起对音乐梦想的深情守护。

这是一个经典品牌记忆唤醒的成功案例,也是曾经音乐综艺传播的典型路径:强烈情绪绑定 高曝光引导 = 品牌认知深化。但在碎片化时代,人们的观看习惯变了,这条路却越来越窄。品牌频繁刷脸,观众转头就忘。

有趣的是,最近一期《歌手2025》播出后,观众自发玩起了“提酸酸乳回家”的梗——传说每位被淘汰的选手离场时都带着两箱酸酸乳。谁提着酸酸乳走成了新的社交话题,悄悄提升了品牌存在感。与其说是单纯露出,不如说品牌已经被融入节目语言体系,深刻刻进观众记忆。

音综黄金赛道依然存在,但传统品牌打法逐渐显露疲态。品牌想刷存在感,更要争夺语境。比起一味堆曝光密度,不如找出观众愿意开口的内容梗,让传播变得自然、有趣、有用。这不仅是品牌话语的转变,更是对综艺营销底层逻辑的再认识。

高门槛让广告主不得不谨慎投入。歌曲版权费高昂,一首歌平均版权费10–15万元,甚至有报价高达100–150万。每期节目几十首歌,仅版权就够烧一笔,再加明星出场费、后期制作和平台抽成,整体费用惊人。

而这大笔投入背后隐藏两大风险:

- 节目不火,热度不足,品牌投入打水漂;

- 节目爆火,观众记住节目,却忘了品牌。

典型例子是《声生不息·大湾区季》的赞助商品牌谢添地,节目中Logo多处亮相,字幕角标、弹幕、舞台背景、主持人介绍无一遗漏。曝光量惊人,却也引发观众误解,甚至有人调侃:“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但所有歌手都叫谢添地。”

再看《歌手》每次公布排名前,选手仪式性地喝一口百岁山,意图加强品牌记忆,但机械式露出缺乏内容关联,难形成转化闭环。

归根结底,综艺营销不靠砸钱堆存在感,而靠内容打动人心、创意留下记忆。观众不再是被动看客,品牌想被记住,必须用节目讲故事、用情绪连接,成为节目世界观一部分。唯有观众自然将品牌视为节目元素,愿意把这份体验带入生活,投入才算物有所值。

品牌焦虑背后,平台自身也面临结构性挑战。

据胖鲸观察,今年阿里大文娱升级虎鲸集团,未来优酷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化竞争,商业变现压力陡增;腾讯视频2025年无大综艺IP新作,招商端显得被动;爱奇艺虽创新不断,但缺乏能撑起全年流量和营收的长线音综;芒果TV面临老IP价值下滑,新综艺储备不足,除《歌手》《浪姐》《声生不息》外鲜有亮点。

这促使平台不得不求变。芒果TV打造“院人宇宙”,以《名侦探学院》独立运营起步,将院人做成IP单元,通过会员单集付费的To C模式拓展变现路径;南波万等衍生品牌撬动电商场景,强化内容与消费闭环。

腾讯的微综艺计划也是类似思路,降本增效,以轻量内容提升会员价值和商业链条效率。简言之,在存量竞争中,提高单用户付费效率成平台新增长法则。

不过,这些方案也存在风险:To C变现依赖用户习惯培养,微综艺虽然便宜,但内容吸引力能否撑起商业链条?这些模式是否真能破局?品牌能否参与,催生新综艺合作形态?尚需时间验证。

平台求变的同时,品牌方也在调整策略。过去靠单点曝光和短期流量的贴片式打法,难以支撑如今多元分层的传播环境。

无论是与头部综艺绑定,还是借助明星影响力出圈,品牌更倾向于共建故事——把价值观和态度植入节目,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持续内容运营,让品牌不再是冰冷的LOGO,而成为节目语境的一部分,与观众共同生活。品牌挑综艺,不只看热度和话题度,更关注IP能否持续、能否养出长期价值。

综艺营销由此开始向共创转型,营销价值的衡量标准也同步进化。

在“内容即传播,传播即产品”的新语境下,品牌曝光价值不再仅是“被看见”,真正有效的综艺营销应涵盖三大维度:

- 线上互动:边看边买,促成即时转化闭环

- 线下还原:打造联名门店或体验空间,延续节目氛围

- 社交共创:激励用户生成内容、参与挑战,让品牌融入社交语境

乐事在《种地吧3》春收马铃薯主题营销中做到了极致。它没有用传统贴片或直白口播,而是让成员化身春收体验官,亲历马铃薯播种到收获全过程。镜头聚焦智能化种植,塑造新鲜直采品牌认知。节目中产品支持一键跳转购买,快速转化;线下则还原节目场景,开设联名门店,限定周边秒售罄。消费者买的,不仅是薯片,更是参与感和情感记忆。

这才是综艺营销的真谛——设计强关联内容,让品牌成为故事核心,而非背景墙。只有把品牌故事嵌入观众情绪轨迹,才能超越节目边界,转化为可量化商业成果。

音综热度依旧,但平台和品牌都愈加冷静。靠热搜榜单撑起营销链已难为继,品牌要的是共创内容与转化。平台追求降本增效,品牌寻求精准ROI,观众希望看到有趣且能参与的内容。三方共赢的综艺营销模式,仍在探索之中。

音综依然繁荣,品牌却不能等节目火了再入场。真正的机会,在于前置共创和内容深耕——未来营销不再靠“露”,而是靠“融”。

作者:Marin

猜你喜欢

美墨制冷设备“电力通关”:卓尔凡隔离变压器破解480V转380V220V难题

输入480V60Hz经变压器隔离变压为380V50Hz,压缩机电机温度稳定在70℃以内,寿命延长2倍以上;电气隔离设计避免了漏电风险,通过了墨西哥NOM-019-SCFI安全认证,商超方验收效率提升50…

美墨制冷设备“电力通关”:卓尔凡隔离变压器破解480V转380V220V难题

AI视频大战升级:Sora“神话”被打破?国产模型加速商业化落地

掌阅科技CEO孙凯介绍,在《遮天》使用AI技术的过程中,掌阅科技发现大模型的表现良好,AI大模型在怪兽建模和打斗场景渲染上表现出色,能够细化表情、情绪等,用110时间达到传统方式60—70分的水平,更匹配…

AI视频大战升级:Sora“神话”被打破?国产模型加速商业化落地

重性抑郁有哪些类型

重性抑郁障碍包括多种类型,如忧郁型抑郁、非典型抑郁、精神病性抑郁、紧张型抑郁和季节性抑郁。这些类型的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各有不同,需要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评估。 忧郁型抑郁以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和快感缺失为特征

重性抑郁有哪些类型

藏海花苞袖形设计独特,肖战演技获赞,心灵手巧备受称赞

在《藏海传》中,肖战巧妙创作的“花苞袖”造型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观众原以为这是剧组设定的服装,然而,实际上,它是肖战依据角色需求即兴设计的作品。 虽然导演郑晓龙与曹译文在诸多采访中并未直接提及这一袖型,但他们…

藏海花苞袖形设计独特,肖战演技获赞,心灵手巧备受称赞

逐梦资本迷雾,银幕映照商业镜像:梦想与资本的激烈碰撞

同样于2023年上映的剧情片《气球》,导演王磊通过一位女主播扮演“乡村仙女”在直播中展现田园生活的故事,揭露了资本异化真实生活的残酷。导演通过监控视角记录小北被改造的过程,从服装妆容到神情变化,生动展现了资…

逐梦资本迷雾,银幕映照商业镜像:梦想与资本的激烈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