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的荔枝》这部跌宕起伏的剧集中,苏谅的命运可谓令人唏嘘不已。虽然他是商海摸爬滚打多年、机智聪慧的胡商,但他最终却因为一次毫无预警的背叛,赔上了全部的财富,走向了倾家荡产的结局。
苏谅与李善德的初次相遇,表面上看似是一笔互利的交易。李善德刚刚踏足岭南,身无分文,孤立无援,想将荔枝运送到长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苏谅,凭借着他敏锐的商业嗅觉,迅速看出了李善德身上潜藏的机会。他主动前来找李善德商谈合作,甚至手捧两颗耀眼的夜明珠,谦逊地说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大使千万别拒绝。”这句话,直接把李善德搞得一头雾水,尽管苏谅的成语总是出人意料,但两人还是顺利达成了首次合作。
后来,李善德为了进行荔枝转运实验,还差2500贯,苏谅二话不说,再次慷慨解囊,买下李善德手中的5张通关文牒,为商船争取到无阻免税通行的便利。这一切,都是苏谅心中对于成功的幻想——只要转运成功,不仅能够重拾财富,还能借助官方的支持和认可,稳固自己在大唐商场上的地位。
然而,事情并未如苏谅所愿。李善德并没有向右相提及苏谅的贡献,反而把荔枝转运的事交给了鱼常侍。回到岭南后,苏谅满怀期待,准备兑现他与李善德的承诺,争取荔枝转运的承包权,但没想到鱼常侍的一句冷酷话语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没有一笔生意是稳赚不赔的,怎么能拿圣人的差事来赚取私利?” 这一刻,苏谅终于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一颗被弃用的棋子。
苏谅算计再多,最终却依然无法抵挡权力的压迫。李善德虽然感念苏谅的帮助,却并没有在权力的关键时刻为他说话。权力层级的差距让商人的聪明才智显得苍白无力。李善德自己不过是权力游戏中的一枚小小棋子,而苏谅在巨大的投入后,却因无法兑现的承诺而陷入深深的绝望。
最终,苏谅彻底看清了这一切,不再提供核心道具“双层瓮”,结果被鱼常侍下令逮捕。虽然苏谅最后被放出来,但他依然对李善德心存信任,然而当他回到荔枝园时,只看到了被毁坏殆尽的园地,心中一片死寂,选择悄然离开。
实际上,剧中的苏谅结局已经经过一定的美化,原著中的苏谅命运更加凄凉。岭南刺史何有光看到苏谅与李善德闹翻,立刻借机发动攻势,以莫须有的罪名指控苏谅冒用了通行文牒,导致他的商队彻底覆灭。何有光背后有强大的政治支持,而苏谅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政治庇护的商人,面对这种权力压制,他毫无反抗之力。如果没有及时察觉局势的变化,果断抛下所有,扬帆远航,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李善德虽然出身明算科,精于算计,而苏谅作为商人,同样也深谙商道。但他们所有的智慧和谋略,在权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贵人一句话,就能让李善德改变命运;贵人一抬手,就能让一个辛辛苦苦经营几十年的商人灰飞烟灭。
在剧中,苏谅的戏份相当多,他的造型带有浓重的波斯风格,身着异域服饰,留着大胡子和黄色卷发,表演方式也非常独特,很多观众一度误以为他是外国演员。结果一看演员表才发现,原来他是大家熟悉的老戏骨——吕凉,真是让人惊讶的“剧抛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