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藏海传》中平津侯下线的那一幕,不得不佩服郑晓龙导演的镜头语言。曹公公巧妙策划了平津侯手下的劫狱事件,平津侯陷入两难之境,彻底反了。与此同时,曹公公在一旁幸灾乐祸地哼着戏曲,另一边平律侯则带领着380名精兵准备“清君侧”。
斑驳的城墙下,士兵们摇旗呐喊,奋力拼搏,像是绝望中的困兽;而曹公公那边灯火通明,鼓声激昂,两场对立的局面交织,带来的压迫感几乎让人无法呼吸。在这场充满权力博弈的较量中,太多无辜的人卷入其中,丧命如蒯铎一家和那380名死不瞑目的将士。
而平律侯,或许最初只是想保家卫国,但一旦卷入这场血腥的权力游戏,他的结局也只能是被无情推向绝境。画面对比之间,甚至不需要配乐,观众便能感受到一种难言的震撼。
平津侯的最终败落,仿佛是藏海早已精心布局的复仇,但对于藏海而言,并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感。虽然平津侯本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恶人,但他下线时那份不舍与惋惜却在不知不觉中打动了观众。骁勇如他,坏得毫不掩饰,直到最后一刻,他用那双曾经玩弄滔天权势的手刺向自己的软肋,在金丝软甲之外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点。戎马一生,野心勃勃,最终结局却是悲壮与荒凉,不留一丝洗白的余地。而观众,虽在暗自支持藏海复仇,却也难以真正高兴起来。
黄觉在最近的访谈中曾提到,现如今很多影视剧的反派角色都有些脸谱化,虽然一开始坏得要命,但到最后总得给个人物弧光,给点“坏的合理性”。他自己并不想把反派演成这样,反而更倾向于把平津侯塑造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坏就坏,不需要找什么理由,也不必去讨好观众”。正是这种对角色的深刻解读,让《藏海传》显得与众不同,不同于主角一顿“爽文”打击金手指,整部剧的基调充满悲情、挣扎与压抑,不论是主角还是反派,最终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
黄觉给这个有血有肉的角色注入了生命力,使得观众在平津侯的死后产生了复杂的情感,既唏嘘又感慨,甚至不禁为这个角色感到些许怜悯。这或许就是演员的魅力所在。当观众看到这样一个丰满的角色,难免会想,黄觉是不是科班出身?然而,查阅资料才知道,他竟然是广西艺术学院舞蹈系的毕业生,舞蹈生出身的他,显然在表演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天赋。
黄觉有个死党,就是周迅。他也正是因为周迅才走入演艺圈。周迅在2018年出版的《周迅·自在人间》一书中,提到了黄觉。书中记录了他们初次相识的故事。那时,二人都在北京“北漂”,一个跳舞,一个唱歌。记得有一次,黄觉和朋友去吃饭,周迅与她的几个朋友也恰巧在附近。某个女孩故意跑到前面,回头喊“你们快一点”,其实是在偷偷看一眼黄觉和朋友的模样——这两个高个子,穿着牛仔裤和皮衣,背影酷劲十足。那女孩就是周迅,后来两拨人变成了朋友,开始一起在北京演出,度过了一段自由无拘的时光。
后来,周迅凭借《苏州河》和《大明宫词》一举成名。2002年,她与李少红导演再次合作《恋爱中的宝贝》,这时她推荐了黄觉,黄觉也由此开启了自己的演艺之路。
回想起小时候,黄觉给人的最大印象是皮肤不好,脸上有明显的坑坑洼洼,皮肤如同月球表面,蚊子轻轻一踩,似乎都能崴脚。那时并不觉得他有多帅。然而,时至今日,再回头看,他身上有种独特的文艺气质,且兼具男子气概。这种气质与胡军的荷尔蒙爆棚相似,尤其在如今的内娱圈,黄觉的英俊感愈发显得独特。
年轻时的黄觉身材清瘦,发际线不算低,但那种棱角分明的俊朗让他与众不同。记得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他刚过三十,脸蛋没有如今的肉感,但身着戎装的他,英姿飒爽,宛如不老的英雄。
周迅曾在《圆桌派》中提到,黄觉是她朋友中最“宠”的一个。书里,黄觉也提到自己喜欢别人送他礼服的温暖感觉,有些贵重的物品他会让周迅买,像几万块的自行车和十几万的摩托车等。周迅每次都答应,若她觉得价格贵,黄觉则会和她小别扭。写这本书时,黄觉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妻子和一双儿女。可以说,他们的感情深厚到堪称蓝颜知己。
如此有才华又真实的黄觉,让人不禁感叹,他与周迅的友情,似乎是这个娱乐圈中最纯粹、最动人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