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2日,为期十天的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圆满落幕。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本届上影节以“时代风华 梦启新程”为主题,在全球电影诞生130周年与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通过光影艺术串联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向世界传递中国电影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开放姿态。
本届电影节共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创历史新高。经过严格遴选,49部作品入围金爵奖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及短片五大单元,其中世界首映影片占比达77.5%。拉美电影表现尤为亮眼,阿根廷、智利与西班牙联合制片的《越境重生》等三部影片首次集体亮相主竞赛单元,巴西导演弗蕾维亚·卡斯特罗历时15年完成的《风暴》以女性视角引发观众共鸣。吉尔吉斯斯坦导演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的《黑,红,黄》以传统地毯编织艺术为载体,通过黑、红、黄三色交织的视觉语言讲述情感故事,其新颖的叙事形式获得国际评委高度评价。
在产业赋能层面,本届电影节通过“国际影视市场”升级与“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扩容,构建起全球化合作网络。由塞尔维亚国际电影和音乐节、委内瑞拉国家电影基金会等新成员加入的联盟,成员机构已扩展至50个国家的57家,推动58部中国影片通过巡展机制走向海外。电影项目创投单元共征集到534个有效项目,同比增长39%,175家国内外制作公司完成636场洽谈,其中类型片项目占比达20%,反映出市场对创新题材的强烈需求。
技术革新成为本届电影节的另一大亮点。未来影院单元通过AR/VR交互设备与片场机器人展示,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流浪地球3》等科幻巨制的拍摄场景;上海科技影都推出的“科技创制”板块,集中展示超高清拍摄、AI辅助创作等前沿技术,其中即梦AI与“SIFF ING青年新锐影像计划”联合发起的AIGC单元,吸引全球青年创作者提交2600余部作品,6部入选短片将在闭幕式红毯环节展映。
电影节期间,400余部影片在上海43家影院展映1500场,观影人次近50万。虹口区推出的“跟着电影去旅行”主题观光线路,串联起中国证券博物馆、胜利电影院等历史地标,游客可实地探访《酱园弄》取景地并体验传统服饰制作。嘉定影剧院“非遗市集”推出的徐行草编工艺品、大光明电影院“邬达克密码特展”等文化活动,将电影艺术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据初步估算,本届电影节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关联产业经济效益达49.97亿元。
从全球首映的银幕盛宴到科技赋能的产业革新,从文化交融的“一带一路”对话到全民参与的城市光影计划,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开放姿态搭建起连接世界电影的桥梁,在光影交织中书写中国电影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