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六郎的心机,实在是让人难以忽视。
何惟芳精心挑选了一件礼物送给蒋长扬,本想着借此机会拉近两人的关系,未曾想在秦六郎的手中,这份礼物却引发了误会,令两人关系一时变得微妙。然而,正是这场误会,成为了转机的契机。如果没有秦六郎送出的断簪,或许何惟芳依旧不会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曾经有网友评论道:“花鸟使和何惟芳的感情线含糊不清,到第二部依旧是若即若离的戏码。”的确,直到如今,两人依旧以“朋友”的身份互相关怀和支持,却始终未曾公开表达过心意。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他们的爱情进展得过于缓慢,虽然感情已显而易见,却始终停留在一个不愿跨越的界限之内。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样的节奏才是剧情的恰到好处之处。
蒋长扬与何惟芳的感情,源自于初见时彼此的欣赏,而后在长期的合作中,慢慢孕育了深厚的情感。最先动心的人是蒋长扬,但他始终没有直接表达出自己的爱意。当何惟芳误解他对其他人心生好感,甚至开始刻意与他保持距离时,蒋长扬才一次次表明自己“并无意他人”的心意。然而,他迟迟未敢将心里的话说出口,因为他深知,何惟芳并未准备好面对这段感情。
何惟芳始终坚持着,将他们的关系定义为知己与朋友。当彼此的关系渐渐变得亲近时,她总是提醒自己和蒋长扬保持距离。她清楚蒋长扬的心意,只是一直假装未曾察觉。她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真正的原因,是她对感情的恐惧。正如许多人所说,经历过婚姻的人,面对新感情时常常更加谨慎。何惟芳亦是如此。
在与刘畅的婚姻中,她曾想着顺从地过一生,心甘情愿地接受那种委屈的生活。但当她发现刘家背叛了她,甚至给她母亲送上假药,她彻底觉醒,决心活出自我。为了自立更生,她承受了许多苦难。纵使屡遭陷害,被迫重新开始,她从未放弃过。她的坚持与决心,正是源自于她在刘家婚姻中的洞察,让她看透了婚姻的真相。
与蒋长扬的合作,使得她的生活逐渐有了新的方向。最初,她把心思完全放在事业上,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磨砺,她开始信任蒋长扬,并逐渐将他视为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尽管如此,爱与相守从来不易。爱一个人简单,而相爱却充满挑战,尤其是当他们身处的身份地位天差地别,种种外界的压力更是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蒋长扬出身名门,身处权力的中心,两人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门第差距。她不过是一个小官员的妻子,身上背负着种种规矩和礼仪的束缚。如果她要成为蒋府的女主人,那种种条条框框将更加束缚她的自由。她是否能够适应高门大户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是否能够与高贵的贵妇、皇亲国戚、世家小姐们打交道,是否真的愿意迎接那样的生活,都是她心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何惟芳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而不是这种看似光鲜却充满束缚的生活。
在面对未来种种未知的挑战时,她曾一度犹豫,甚至认为,维持现状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与蒋长扬保持着这种无约束的相伴,或许会比正式的关系来得更轻松自在。然而,萧雪溪的出现,打破了她心中的平衡。当蒋长扬被陷害时,何惟芳甚至无法探监,而萧雪溪不仅毫不犹豫地带她进入监牢探望,还把蒋长扬救了出来。这一切让她感到深深的无力,也让她突然意识到,或许蒋长扬和萧雪溪才是相似的存在。
幸运的是,蒋长扬并没有沉默。他告诉她,自己并未因此而与她疏远,反而更加坚定了对她的信任与依赖。随着事情的推进,蒋长扬几次在生死间穿梭,拯救他人,拯救花朵,最终陪她从零开始。这些举动,给予了她继续前行的勇气。
于是,何惟芳决定送给蒋长扬一根玉簪,象征着心意与承诺。可经过秦六郎之手,这根簪子却变成了“断簪”,暗示着“断情”的含义。蒋长扬误以为,何惟芳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意,并希望他能与她保持距离,结果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冷淡与疏远。而何惟芳则误以为自己突如其来的送簪举动让蒋长扬感到唐突不适。
与此同时,萧雪溪得知了他们“假婚”的事情,宫中下令拆除她住的屋子,替萧雪溪修建亭台楼阁。更有下人无意间透露,萧雪溪准备向蒋长扬告白。种种误会,令两人之间的隔阂越发加深。
然而,正是这些误会,促使何惟芳真正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当她意识到自己早已深爱蒋长扬时,她终于有了勇气跨出内心的牢笼,去坦诚地面对自己和他。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接纳他人。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外界的力量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真实的内心。而只有在经历了某种威胁时,才会意识到某些人或某些事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因此,危机往往隐藏着机遇。如果能够在危机中找到突破的点,便能迎来柳暗花明。相反,如果错失了这个机会,便可能陷入“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的遗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