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桐城一派
几天前,我对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破晓东方》进行了批评,获得了许多网友的赞同,点赞如潮。今天,我想再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完成我的“吐槽三部曲”。
最初,我认为这部剧的最大缺陷在于男主角张嘉益的表现。无论是在外貌还是神态上,他与陈毅市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差距。特别是他那带有明显个人特色的“走路姿势”,几乎可以宣判他的角色塑造彻底失败。剧中,张嘉益饰演的角色在拜见主席时,身体弯曲、驼背,双手左右挥舞,走路时显得笨拙,身体松弛得如同没有力量,站立时两腿也显得不够挺拔,完全没有大将军应有的气派。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我完全没想到这部剧最大的短板其实并不是张嘉益,而是女主角刘涛饰演的纪南音。作为一部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主旋律剧,真实感显得至关重要。难以理解的是,导演高希希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纪南音这个并不存在的人物,并且将她放在了如陈毅市长这样的重要历史人物身边。
难道戏不够,非要美女来凑吗?历史本该如实呈现,当时在陈毅身边有许多了解经济的专家,比如陈云。我们大可回归真实的历史,而不必虚构一位年轻美丽的海归经济学家。文艺作品本可以包含虚构的成分,但问题在于,这个虚构的人物每天都与许多名留青史的真实人物交集,更何况她所从事的经济工作还承担着协助陈毅市长治理和发展上海的关键角色。
周副主席称赞她“以一敌百”,在陈老总的眼中,她更是如同宝贝,生怕她受一点风险。如此重要的纪南音,难道还能算作虚构的历史人物吗?她不仅活跃在周副主席和陈毅市长的身边,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她还直接参与了一场促使国民党高级将领临阵反水的重要事件,简直让纪南音在历史的舞台上成为了真实存在的人物。
淞沪警备副司令兼51军军长刘昌义的部队人数多达四万,如果能够促使他转向我军,这对顺利解放上海、减少我军伤亡无疑是极其有利的历史机遇。然而史实告诉我们,刘昌义最终选择了起义,真正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则是时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27军军长的聂凤智,他才是那个关键的推动者。然而,导演高希希为了抬高女主角的层次,竟然无视历史真相,篡改了这段重要的历史事件,把主要的功劳都归属于纪南音,让人感到无比震惊,这种做法甚至显得极为不耻。
近年来,刘涛的演技常常受到质疑,去年她在《大决战》中的表现实属平庸,最近刚播出的《县委大院》也难逃千篇一律的批评。这一次她扮演的纪南音同样遭到了观众的严厉吐槽。然而,从现在来看,这个虚构的角色使得这部重要的革命历史题材剧遭遇到了毁灭性的重创,所以再讨论刘涛的演技是否到位,恐怕已经失去了意义。即便她的表演技巧达到了巅峰,又能改变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