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香港“四大浪子”之一的蔡澜突然去世,引发了一片悼念潮。成龙、周星驰等一众娱乐圈大咖纷纷在社交平台发表追悼之情,哀叹这位“美食家”艺术家的离世。然而,正当大家都沉浸在对蔡澜的缅怀之中时,项立刚却毫不客气地发表了极为尖锐的文章,直接批评蔡澜是个“满脑子都是下九流”的人,甚至声称他是个“斯文败类”,污辱了文人的风骨。
令人不解的是,蔡澜在大众眼中向来是那个穿着唐装、笑容温和,手端红酒,侃侃而谈美食与人生的慈祥老人,怎么到了项立刚口中却成了这样一个形象?他的这些话到底有多少真实性,是否是为了吸引眼球、炒作一番?
说起蔡澜,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便是那位风度翩翩、享受生活的老人。他不仅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还与金庸、倪匡、黄霑齐名,是多才多艺的代表人物:美食家、作家、电影监制、书法家……他主持的美食节目将一道简单的云吞面讲得生动有趣,散文虽不深奥,却读来让人感到如同与老友闲聊一般轻松愉快。
蔡澜的生活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从14岁开始交女友,至今最少也有61段感情经历,他的女友遍布全球。他并不看重外貌,而是更注重女性的智慧,认为“看久了就会越来越好看”。与他分手的女友们从未公开批评过他,蔡澜总能优雅地处理感情上的分歧,始终保持着风流但不下流的姿态,塑造了他在公众眼中洒脱迷人的形象。
不过,蔡澜晚年的生活显然更是让人羡慕。他卖掉了房产,住进了海景酒店,享受着八九个保姆的悉心照料,手边是收藏了多年的茶饼与好友倪匡送的印章。即便在飞机遇到剧烈气流时,其他人紧张得抓紧座椅,而蔡澜却能淡定地喝着红酒,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样的生活,确实令人向往。
然而,正当蔡澜的逝世引发众多网友的怀念时,项立刚却毫不留情地发文批评,试图揭开这位“才子”背后的阴暗面。作为一位通信行业的观察家和前央视评论员,项立刚一贯以直言不讳著称,这次他毫不留情地把矛头指向了蔡澜。
6月29日,即蔡澜去世的第三天,项立刚就发表了一篇火药味十足的文章,直言蔡澜所谓的“才子”称号不过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所谓的美食评论更像是“花大钱摆花架子”,而他所写的散文也毫无深度。项立刚更为愤怒的是,蔡澜的发家史并不光彩,他曾创办“大路电影公司”,专门制作如《聊斋艳谭》《灯草和尚》等情色片,虽然在90年代的香港这些影片合法,但在大陆人眼中,总让人感觉“上不了台面”。
最让项立刚无法忍受的是,蔡澜在17岁时让陈宝莲拍摄露骨戏份。陈宝莲在母亲的催逼下签约拍摄《灯草和尚》,蔡澜作为监制,不仅对其施压签合同,还亲自指导她如何拍摄风月戏,甚至还示范了如何“卖弄风骚”。陈宝莲的生活因这些经历变得混乱,最终她在29岁时选择跳楼自杀,成为香港娱乐圈的一大遗憾。
项立刚对蔡澜的私生活也是大加指责,认为他频繁更换女友,生活奢华却缺乏责任感,过于追求个人享乐。项立刚甚至拿蔡澜与真正有文化底蕴的汪曾祺做对比,称蔡澜连给汪曾祺提鞋都不配。他认为蔡澜不过是一个善于包装的商人,依靠三级片起家,再靠文人圈的吹捧,贴上“才子”标签,掩盖了其背后的不光彩历史。
项立刚的这一番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支持他的人认为他敢于揭露蔡澜背后的真相,认为蔡澜靠三级片起家,甚至害了陈宝莲,怎么配得上“才子”称号。有网友夸他不随大流,敢于批评那些借蔡澜去世悼念蹭热度的“假文人”。但也有不少网友觉得项立刚太过苛刻,认为他缺乏对逝者的基本尊重,毕竟三级片在当时的香港并不违法,蔡澜只不过是顺应市场而已,没必要过度解读。
至于蔡澜,虽然身上有争议,但也无可否认他在文化和艺术上的巨大贡献。他的美食文章影响了无数读者,他的电影作品在香港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书法和篆刻也堪称一绝。尽管他的个人生活饱受争议,但他依然过得洒脱自如,活出了自己的精彩。而他的艺术成就,也许才是值得我们铭记的部分。
至于项立刚与蔡澜的观点之争,归根结底不过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蔡澜的潇洒与享乐主义生活与项立刚的传统责任感和道德观显然有很大的不同。无论如何,这场争论既是对人物的不同解读,也是对个人选择的反映。
在蔡澜去世之后,虽然曾经的争议依然存在,但最终,留下来的或许是他为文化与艺术做出的贡献,才是值得我们更加珍视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