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届亚太电影节上,吕良伟站在聚光灯下,接过沉甸甸的“华语电影常青树大奖”,那份从容与笑意如岁月沉淀般自然。这位70岁的演员用一句“挺配我的”轻描淡写地总结了自己近五十年的演艺生涯。自1954年电影节设立以来,这是首次颁发该奖项,而把这份荣誉授予吕良伟,恰如为一棵长青的大树挂上最合适的勋章。
吕良伟的演艺生涯犹如一条由多样角色铺成的阶梯。从1980年《上海滩》中那个穿风衣、叼雪茄的丁力开始,他凭借眼神里的狠劲与青涩,将马仔成长为枭雄的历程,刻进了几代观众的记忆。那时谁也没料到,这位刚出道的年轻演员,四十年后会成为连接港片黄金时代与流媒体时代的“活化石”。
在《跛豪》中,他饰演的人性复杂的黑帮老大展现了枭雄背后的脆弱;《西楚霸王》里他将项羽的英雄末路化为史诗般的悲壮;而《导火线》中挑眉一瞬,塑造了影史经典“渣哥”形象。从市井小人物到历史巨人,吕良伟始终不设演技界限。正如他自己所言:“演活一个角色,比当一百个花瓶强。”这种对表演的严苛追求,成就了他的传奇。
在片场,他对细节的执着更是著名。为贴合《跛豪》角色体态,曾两个月增肥40磅;68岁拍摄《疾速反击》时,拒绝替身亲自完成高难度动作,坚信观众眼睛是雪亮的。这种敬业精神,使他在去年获得亚洲国际青年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时,成为理所当然的赢家——年龄从未成为他的演技天花板。
吕良伟“冻龄”的秘密,也藏于生活的点滴。社交媒体上的他,时常分享登山、游泳的闲暇时光,以及厨房里低盐少油的饮食细节。这位70岁的影坛老将,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健康生活方式,滋养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妻子杨小娟逛菜市场的随拍,没有滤镜的烟火气息,令“演员”这一称谓更加真实。网友笑称他是“港圈养生达人”,却鲜有人知这份自律正是其持续创作力的基石。
路演现场,观众调侃道:“我高三时看你是这模样,现在我都三高了,你怎么还没变?”吕良伟朴素回应:“少吃糖,多流汗,心放宽。”他将身体管理视为演员的基本功,如同角色需要提前研究,人生亦需周密规划。这种态度,让他在69岁时,仍能在《误判》全国路演中每天应对七场见面会,与年轻粉丝谈剧目时眼神闪耀。
他坦然面对年龄,将岁月视为宝贵财富。“70岁又如何?我还能演到100岁。”在片场,他会蹲下与年轻演员交流走位技巧,认真聆听00后导演的镜头语言。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使他的表演永葆新鲜,如老茶树新枝,既有岁月的沉淀,也充满生机。
与妻子杨小娟的相伴,则如细心养花,温暖而真实。他们的生活虽无刻意营造的浪漫,却充满默契与陪伴。吕良伟研读新角色时,妻子常静坐一旁,偶尔一句点拨便直击要害。一次排练情绪爆发戏时,杨小娟递来热茶并细语道:“眼神够狠,但嘴角僵硬,缺少大佬的算计。”这句话令他醍醐灌顶,相关镜头成了影片高光。
领奖时,他特意望向台下妻子:“特别感谢我的太太杨小娟,她是我最严格的观众,也是最懂我的知己。”台下杨小娟微笑挥手,眼角藏着共享荣誉的柔情。爱人如养花,他在这份理解和支持中愈加从容,而她也因这份滋养,始终焕发光彩,眉目间难掩青春气息。正如他所说:“家里有懂你的人,再难走的戏路也踏实。”
吕良伟素颜出镜,亲切饮茶、聊家常,颁奖后台帮忙搬椅子,粉丝亲切称他“吕哥”,远离资深影人架子。这份“活人感”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获奖后,他在社交媒体上传视频,写道:“希望等我100岁时,你们还能在银幕上看到我的新作。”朴实无华,却胜过任何获奖宣言的感动。他常说:“真诚比流量更长久。”这份底色,令他近五十年间持续被观众铭记——70后记得他是丁力,80后追过他的枭雄戏,90后00后则将他视为精神和生活方式的典范。
领奖台上,他即兴跳起《导火线》中的“渣哥舞”,动作依旧灵活,笑容透出少年般活力。台下掌声雷动,观众不仅为奖项欢呼,更为一种精神喝彩:一个人如何在岁月中坚守初心,持续成长?吕良伟用五十年演艺生涯诠释了答案——常青,就是将热爱做到极致,将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当他手握奖杯缓步离场,背后的银幕重播着《上海滩》经典画面。丁力的影子与眼前的吕良伟交织,诉说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真正的传奇,永远不会被时间击败。正如粉丝总结:“70后看吕哥是青春,80后是偶像,90后00后是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的范本。”这句话道尽了吕良伟跨越时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