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古恩,是个勇士。
为什么这么说?
当下的市场环境,超英电影式微,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上一部漫威的《美队4》,不仅全球口碑崩盘,而且票房崩塌,血亏超1亿美元。
过了黄金期,超英片拍无可拍,同样的套路,同样的故事,流水线化的剧情,观众早就看腻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詹姆斯·古恩却接下了《超人》这个看似烫手的山芋。
要知道,这是“超人”的第三次重启,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2年前的《钢铁之躯》。
虽然换了熟悉的主演,但《超人》的故事,全球粉丝早就耳熟能详。
偏偏,这部《超人》,又是整个DCU宇宙的开山之作,后续可能还会有系列电影制作拍摄。
也就是说,新《超人》成,则DCU成,新《超人》败,则DCU可能胎死腹中。
这个压力有多大,不言而喻。
看之前,皮哥也为詹姆斯·古恩捏了把汗,毕竟要用老的主题拍一部大赚的超英电影,压力山大。
但看完之后,这种担忧立马就烟消云散了。
可以说,这版《超人》,是最特别,最创新,也最接地气的一个版本。
它让皮哥想起了最初的超人漫画,想起了最初的超英精神。
全球观众也买新《超人》的账。
首周末,《超人》北美狂收5650万美元,是《超人》个人电影史上最高周五票房。
目前全球票房累计突破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破7亿元。
国内好评如潮,不少观众都觉得,这是最好看的《超人》个人电影。
皮哥看完也感触良久,这部《超人》太特别了。
就个人观感来说,皮哥发现了新版本《超人》里,有七个从未见过的惊喜。
别急,我们这就扒开来慢慢说。
惊喜一:“帅强惨”超人极致圈粉
相比于亨超,大卫·科伦斯韦饰演的超人,可谓是近年来最具颠覆性的超级英雄。
这个版本的超人集帅气、脆弱但悲惨,完全摒弃了传统超英电影中那种高大上的神性光环。
与大家普遍印象中的暗黑风超人格格不入。
超人被拉下神坛,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超英,反而有点,社畜。
在星球日报办公室,他会因为赶稿而焦头烂额,会在饮水机旁和同事闲聊八卦,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采访角度而苦恼。
跟女友讨论采访,他会因观点不同而暴躁,也会突然“冷处理”,夺门而出。
这些生活化的细节,让观众看到了超人作为克拉克·肯特的真实一面。
而大卫的形象和演技,又很像那种儒雅内向且谦虚的邻家大男孩。
他不霸气,不强势,不仗着超能力凸显严肃和庄重,不在乎每次出动的仪式感。
而是注重每个生活细节,内心有点敏感孤独,且渴望被认可,被爱。
在表现超人情感波动时,大卫演技细腻。
当得知自己可能被全世界误解时,那种欲言又止的委屈。
当他看到无辜民众受到伤害时,眼中燃烧的愤怒。
当他独自在孤独堡垒中听父母录音时,眼眶中闪烁的泪光。
这些情感层次的递进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超人形象。
最圈粉的设定,是超人在面对巨大危机时,在杀怪兽和救人里,选择了都救。
他不放弃流浪狗,甚至不放弃一只松鼠,所有的活物和生命,在他心里都是平等的。
这种极致的温润善良,是超人的本心,也是最初拥有那颗赤子之心的超人。
这样的大超,可太圈粉了。
惊喜二:视觉盛宴下的动作美学革新
《超人》在动作设计和视觉效果上,可以说是近年来超英电影的新高度。
滚导并没有一味追求毁天灭地的大场面,而是更注重动作场面的艺术性和创新性。
超人与超霸在口袋宇宙中的终极对决,是近五年看过的最好的打斗场景。
在一个重力混乱、物理法则被扭曲的异空间中,两人的每一次碰撞都会引发空间的震荡和扭曲,面临毁坏世界和死亡的风险。
滚导巧妙地利用了这个设定,创造出了前所未见的战斗画面。
超人和超霸时而在悬浮的建筑残骸间穿梭,时而在五彩斑斓的能量漩涡中激战。
尤其在监狱中差点被质子流吞没的场景,美得窒息,却也让人恐惧。
大都会怪兽袭击的场面同样精彩绝伦。
当那只六角怪兽疯长钻出,开始破坏城市时,滚导用了一个极其巧妙的视角切换。
他从怪兽的视角看恐慌逃散的民众,从民众的视角看巨大可怖的怪兽,从空中俯瞰整个战场的混乱。
这种多角度的呈现方式不仅增强了场面的震撼力,也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
这样的视觉盛宴,在之前的超英电影里,很少见到。
惊喜三:复杂人物关系网的精妙编织
《超人》有个令人赞叹的地方,那就是对复杂人物关系的处理能力。
这其实是滚导的拿手好戏,毕竟《银护》里那些出彩的配角,都是靠这样的处理而让人印象深刻的。
在短短两小时的篇幅内,他成功构建了一个立体多维的人物关系网络。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动机,每种关系都有其独特的张力。
超人与女友露易丝之间,是职业伦理冲突。
作为《星球日报》的明星记者,露易丝必须保持新闻工作者的客观性和批判精神,即使面对自己的恋人也不能例外。
当她在采访中质疑超人干预博拉维亚事件的正当性时,那种公私分明的职业态度既让人敬佩,也让人心疼。
而超人对此的愤怒反应,则揭示了他内心深处对理解和支持的渴望。
这种冲突在影片后半段得到了更深层的展现。
当露易丝发现卢瑟的阴谋并准备发表调查报道时,她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是先救男友还是先完成职业使命?
最终她选择了两者兼顾,一边组织营救行动,一边完成新闻报道。
这种处理方式既符合角色的职业操守,也体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主。
超人与正义帮成员之间,是救援理念冲突。
绿灯侠盖·加德纳,代表的是老派超级英雄的实用主义思维,他认为有时候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不能总是顾及所有人的感受。
鹰女更是直接,她在处决博拉维亚总统时毫不手软。
而卓越先生虽然理性客观,但在面对超人的道德坚持时也会感到困惑。
这种理念冲突,在处理怪兽袭击事件时达到了高潮。
当超人坚持要将怪兽活捉并送到星际动物园时,卓越先生选择了用炸弹直接消灭威胁。
事后超人的质疑和卓越先生的解释,体现着两种不同正义观念的碰撞。
超人相信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而卓越先生认为保护更多无辜生命比拯救一个威胁更重要。
这种理念的冲突,是新《超人》深刻性的重要来源之一。
惊喜四:漫画精神的完美还原
《超人》最让漫画粉丝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DC漫画精神的完美还原。
滚导显然是一个深度的漫画读者,他不仅理解每个角色的核心特质,更把握住了DC宇宙的整体调性。
绿灯侠盖·加德纳那标志性的锅盖头发型、自大而毒舌的性格特征,都惟妙惟肖。
特别是他在战斗中吐槽队友的那些台词,简直就是从漫画页面中走出来的角色。
鹰女的设计同样忠于原著。
她不仅有着标志性的翅膀和鹰爪武器,更重要的是保持了漫画中那种古老战士的高贵气质和战斗本能。
卓越先生的T球,不仅在视觉上完全还原了漫画中的设计,在侦察、攻击、防护、通讯等功能上也做到了全面的展现。
更重要的是,古恩成功地营造出了漫画中那种“英雄云集”的世界观。
影片开场的三行字幕就建立了一个超人类与普通人共存已久的世界,这种设定让后续各种超级英雄的出现变得自然而然。
观众不会因为突然出现这么多超能力者而感到突兀,反而会期待看到更多熟悉的角色登场。
而这版《超人》的色彩运用,也完全符合DC漫画的视觉风格。
除了标志性的红披风,红内裤出场,那种明亮饱满的色彩搭配、夸张而富有想象力的场景设计,都让人仿佛在看一本活动的漫画书。
惊喜五:小氪登场与超女布局
超狗小氪的登场,可以说是整部电影最大的意外之喜。
这个宠物角色的引入,不仅为影片增添了温馨有趣的元素,更在剧情功能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氪的角色设计,体现了古恩对细节的用心程度。
它的外形基于导演自家的救助犬Ozu设计,这种个人化的投入,让角色显得格外真实可信。
更重要的是,小氪的性格设定完全符合狗类的行为特征。
忠诚但调皮、勇敢但冲动、聪明但固执。
这种真实感让观众很容易与之产生情感连接。
在剧情功能上,小氪承担了多重作用。
首先,它是超人情感世界的重要支撑。
当超人感到孤独和迷茫时,小氪的陪伴给了他继续前进的动力。
其次,它在关键时刻发挥了推动剧情的作用,比如穿越空间营救被困的超人。
最后,它还承担了喜剧调节的功能,为紧张的剧情提供了缓解的空间。
更让人期待的是片尾彩蛋中超级少女的登场。
米莉·阿尔科克饰演的超女虽然只有短暂的露面,但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气场。
她来带走小氪的情节设置,明显是为明年的《超女》电影做铺垫。
作为连接超人和超级少女的纽带,小氪很可能在《超级少女》电影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超级宠物这个概念的引入,也为其他衍生作品留下了空间。
惊喜六:政治隐喻的深度与勇气
《超人》对国际政治问题的影射,可以说是近年来超级英雄电影中最大胆也最深刻的尝试。
滚导没有选择回避敏感话题,而是直面了当前世界最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
博拉维亚、贾汉普和美国这三个地区的关系设定,明显影射了现实中美国、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复杂局势。
博拉维亚作为美国盟友,以“解放”为名义入侵贾汉普。
这种设定,现实中可太多了。
更深层的是,影片通过超人的视角,探讨了“干预主义”这个复杂的政治哲学问题。
当超人阻止博拉维亚的侵略行为时,他面临的质疑是:
一个外来者是否有权决定其他国家的内政?
这种设定让观众思考,强者的干预到底是正义的拯救还是另一种形式的霸权?
影片中贾汉普儿童呼唤超人救援的场面,更是直击人心。
那些举着超人旗帜、用稚嫩声音呼喊“Superman, help us”的孩子们,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现实中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无辜民众。
这种处理,丝毫不回避科幻作品对现实的关照。
同时,滚导最聪明的地方在于,他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呈现了问题的复杂。
超人最终选择不直接回应贾汉普的求救,而是去处理更大的威胁。
既抛出了问题,也避免了直接站队的影响,把思考空间留给了观众。
这种隐喻的处理方式,在超级英雄电影中确实前所未见。
在过于简化的非黑即白的超英世界,《超人》敢于呈现这些灰色地带,这种勇气和深度值得称赞。
惊喜七:网络时代的舆论战争反思
猴子水军的设定,让皮哥忍俊不禁。
但回想起来,这可以说是全片,最具现实讽刺意味的创意。
滚导用这种看似荒诞的方式,深刻地反映了当下网络舆论环境的真实状况。
那些坐在电脑前疯狂敲击键盘的猴子,码出的正好是超人最讨厌的“supershit”。
它们不分是非黑白,只会按照程序设定重复既定的话术,铺天盖地地传播恶意和谣言。
这种对网络暴力机制的呈现相当到位。
类似的,还有卢瑟只需要发布一个经过恶意剪辑的视频,就能瞬间扭转公众对超人的看法。
那些原本对超人充满敬意的民众,在看到“黑料”后立刻翻脸,对着救命恩人扔垃圾、骂脏话。
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群体心理,在现实的网络环境中屡见不鲜。
仔细想想,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超人都能被舆论压的喘不过气。
那些无端遭受网暴的普通人,那些被舆论裹挟攻击的目标,他们该多么无助,多么悲惨。
片中的种种细节和反思,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虽然出自科幻电影,但这些赤裸裸的现实,依旧有余音绕梁的后劲儿。
综合来看,这版《超人》确实远超预期。
作为新DC宇宙的开山之作,可以说,《超人》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它重新定义了现代超级英雄电影,也证明了观众依然渴望看到真正的英雄故事。
它让超人回归最初,回归原始,让超人在成为“超人”之前,首先成为“普通人”。
同时,片中加入了滚导对人性,对现实,对社会的反思,让它不仅是一部科幻爽片,更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这样一个选择善良、坚持希望的新超人。
而这个超人,已经出现了。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