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语电影市场可谓风头正劲,许多备受瞩目的新片纷纷在这个时段上映。对于这些影片,观众们纷纷表示期待,特别是7月18日姜文的新作《你行!你上!》亮相。作为姜文自导自演的最新力作,该片不仅有他的亲自参与,还有马丽、葛优、于和伟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倾情加盟,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引起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与《你行!你上!》同日上映的另一部影片《长安的荔枝》同样备受瞩目,由新生代导演大鹏自编自导并主演,同时阵容也不乏当红明星。毫无疑问,这两部作品在暑期档竞争中都具备了成为票房巨头的潜力,影院的排片量几乎注定会偏向这两部影片。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其他影片自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陈佩斯的自导自演新片《戏台》本来也计划与这两部电影同档期上映,但由于担心排片量被挤压,他决定推迟上映。许多网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开始为《戏台》的票房担忧,甚至有观点认为,陈佩斯似乎已经先行认输。然而,背后鲜为人知的是,在电影拍摄过程中,陈佩斯曾面对着多次挑战和挫折。事实上,《戏台》的投资方一度被吓跑了五次,电影能顺利拍摄完毕,离不开陈佩斯顽强的毅力。
说到陈佩斯的成功,不能不提他的老搭档朱时茂。陈佩斯与朱时茂的缘分始于1973年,他们两人的首次合作是在八一电影厂。尽管陈佩斯起初并不被看好,甚至在多年后才有机会担任电影的男主角,但与朱时茂的搭档无疑成为了他们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朱时茂的英俊形象和陈佩斯的独特外貌,使得二人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天然的互补。
最初,他们在一起排队打电话时便逐渐结成了好友,后来在私下里两人还尝试了一些小品创作,没想到这些小品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自1984年起,他们联手为观众带来了一系列优秀的小品,成就了“黄金搭档”的称号。那时的陈佩斯成为了公认的“喜剧之王”,而他与朱时茂的组合也成为了无数观众喜爱的经典。
然而,1998年,二人因版权问题与央视发生了激烈的法律纠纷。虽然最终赢得了官司,但这场纷争也让两人的关系变得疏远,之后他们再未一起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尽管如此,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依旧不减,甚至可以说,1998年后的“分道扬镳”更像是两人事业选择的自然延续。朱时茂继续出演各类影视作品,而陈佩斯则专注于话剧表演。值得一提的是,陈佩斯曾一度为了生计种植果树,但他从未放弃过对表演的热爱,并在话剧舞台上获得了相当的成功。
作为话剧导演和主演,陈佩斯的作品《托儿》和《阳台》深受观众喜爱,几乎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这些经历为他后来将话剧《戏台》改编成电影奠定了基础。事实上,话剧《戏台》已经有十年的演出历史,而正是这十年的积累,使得陈佩斯对将其搬上大银幕充满信心。
尽管陈佩斯在演艺圈的口碑一向良好,且有许多演员如黄渤、姜武等人愿意加入《戏台》的拍摄,然而影片的题材并非年轻人喜欢的类型,这使得投资方在拍摄过程中屡屡撤资,五次撤资的情况令陈佩斯几乎绝望。为了完成这部作品,陈佩斯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其中,但资金仍然不足,幸得朱时茂的及时相助,才使得影片得以顺利完成拍摄。
《戏台》在上映前的预售情况并不理想,仅有26万票房预售,令朱时茂深感焦虑。除了投资的风险,他最担心的是陈佩斯的坚持没有回报。所幸,电影上映前的点映效果出乎意料,观众口碑极好,票房一路攀升,至今已突破5000万大关。电影正式上映后,预计票房将轻松突破亿元大关,这无疑为陈佩斯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最终,除了感激观众的支持,陈佩斯也要感谢朱时茂的帮助。27年后的今天,二人虽然各自“单飞”,但这段深厚的友情却依然如故,彼此的支持和默契,依旧是他们走过坎坷、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