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执导的影片《长安的荔枝》,以唐朝小官李善德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一个充满人性与讽刺的故事。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关于荔枝的运输,更深层次地映射出当今社会中打工摸鱼、领导空谈理想的情景。经过两次的观影,才恍惚意识到,导演巧妙地埋下了众多细节,揭示了唐朝政治的竞争与残酷。
影片开篇,李善德抵达岭南,镜头迅速扫过一群被锁链捆绑的动物,黑熊和大象任人驱使,仿佛在极力反映他这个小官的无奈。导演后来透露,这些动物实际上象征着唐朝官员的悲惨处境,辛勤劳作却始终不被视为人。
当李善德终于将荔枝送到长安时,伴随木棉花飘落的镜头,令人心中不禁一颤。导演指这些符号不仅像花瓣,更像鲜血,暗示着途中不知有多少人的悲惨命运。而抵达长安后,权贵们依旧沉浸在宴乐之中,无人愿意关注荔枝背后的艰辛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喜欢荔枝的并非是著名的杨贵妃。历史记载,她的丈夫曾用石榴祭奠她,足以证明她并无对此果品的偏爱。导演刻意未让杨贵妃和唐玄宗露面,欲激发观众对他们的想象,以此暗示皇权的无形压迫之深重。
杨国忠在寺庙中接见李善德,伪装成扫地僧念经,其实私下里却借庙行高利贷。导演通过杨国忠用佛门法器施暴,讽刺其伪善的面具下隐藏的残酷无情。
有一幕中,李善德几乎遭到杨国忠的毒手,幸得鱼承恩用一篮青李解救了他。青李是皇帝赐予,谁敢轻易动手呢?其实,鱼承恩的救助并非出于同情,而是出于他对杨国忠功绩的觊觎。李善德的生还全属偶然。
在电影中,商人苏谅曾帮助李善德。在原著中,两人因为矛盾分道扬镳,而电影将其改编为苏谅选择原谅李善德。导演指出,角色名字中“谅”字恰好与原谅同音,这一细节令人感到意外的贴切。
李善德为一名死去的奴仆立碑时,只刻上“林邑人”而非“林邑奴”,这表明他将对方视为人。饰演这一角色的刘俊谦,为了角色的真实呈现,每日需花五小时化妆,剧组中许多人直到拍摄完毕才认出真实的他。
李善德的妻子在原著中并无名字,而电影则赋予她一个郑玉婷的身份。导演强调,女性首先是独立个体,其次才是某人的妻子。巧合的是,杨幂在这一角色中的出演,且“幂”字与数理相关,而李善德对算术相当精通。
影片的尾声,李善德在吃荔枝时泪流满面。其眼泪包含着对长安未来的悲观预感、对百姓困境的怜悯,以及对自己一生辛苦却无所获的无奈。他的哭泣并非自怨自艾,而是对命运荒诞的深刻感慨。
影片结束时并未给出李善德的未来。就如同我们在观影后不得不回归平凡的工作,他依然选择继续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