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届白玉兰是广受认可的颁奖典礼。从视帝靳东到视后宋佳,基本上没什么争议。不过一个画面直接把气氛打破了。
到了大合照环节,一切早有安排,主办方的用意显而易见,得奖者C位,主持人和嘉宾自然靠边站。
而后曹可凡直接从嘉宾区走进镜头中心,稳稳站在了C位,这个瞬间,相信不少人都愣住了,不管是在场人士还是电视前的观众。
一个典礼主持,居然能插进C位,完全没有职业距离感。镜头扫过,几位演员表情都不自然了,有人微笑不动,有人下意识挪了位置。
而站在角落的最佳男配蒋奇明,只能高高举着奖杯,努力把脸送进镜头。
而且,争议也不是从合影开始的。当晚,曹可凡和女主持姜妍搭档。镜头记录下来的,不只是主持流程,还有不少感到尴尬的互动。
走位过近、双手紧握、拍照时手部位置模糊。观众看的很清楚,画面一帧帧截出来,哪怕当事人没反应,观众都感到了不适。
而且,画面对比感太强的是同场的王安宇,合照时动作克制,礼貌到位。站在人群边上,完全不抢戏,让所有人都记住了“年轻人这份分寸感”。
反倒是主持人,一举一动像是主角。这种行为,不是一次两次,也不像误会。如果只有一个镜头可以解释是“错位”,但多个画面都透露着“太主动”,就只能说,是习惯问题了。
要知道,曹可凡不是流量小咖,他是主持界的前辈,东方卫视的老牌人物。早年间我们大学生可凡倾听曾让他在上海主持圈站稳脚跟,一度代表着“学识派”“文化范”。
不过,这些年关于他的争议却越来越多。很多观众重新回看他的旧节目,发现他对嘉宾时常带情绪,语气里也夹着些许优越感。
薛之谦曾在节目里讲过一个让他难堪的主持人,不让他自我介绍,说话还很难听。虽然没点名,不过网友一搜节目年份和主持人名单,马上就对号入座了。
主持是需要风度的职业,尤其对新人、对弱者,越是公众场合,越该懂得给人留台阶。
可是曹可凡一系列的公开反应,总让大家觉得他更在意“自己好不好看”,而不是“别人舒不舒服”。观众的记忆不会忘,也不愿惯着。
提到“抢C位”的主持人,那自然就绕不开苏醒,这个音乐人曾多次被节目组“调侃”安排到最中间,每次都自嘲“抢到有点不好意思”,还会装傻倒数错节奏,引得观众大笑。
为什么观众不讨厌他?因为他是拿自己开玩笑,不把别人踩下去。是玩得有分寸,而不是抢得没下限。
对比之下,曹可凡的举动,看不出一点主持人的松弛感,不是年纪的问题,是他总想站在最亮的地方。不过遗憾的是,舞台的主角从来不是靠挤进镜头才有分量的。
曹可凡已经61岁了。这个年纪的主持人,在如此盛大的颁奖典礼上,本可以安稳做个稳重的“氛围师”,带好流程、扶好年轻人,不出错就是功劳。可惜现在,成为了被观众吐槽最多的名字。
很多人说他是习惯了,也有人说脾气就是这样,不过这些早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的观众已经不再吃那一套“老资格凌驾一切”的剧本了。
一个主持人该不该抢C位,一张照片已经说明一切。他是无心为之,还是早已习惯那样的处事方式,观众心里早就有数。
江湖地位、节目履历、舞台经验,都可以是加分项,可是一旦让观众看到了“蹭热度”的苗头,哪怕讲再多金句、穿再体面,都很难换来一句真心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