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凭借在热播剧《扫毒风暴》中的精彩演绎,最近再次成为公众焦点。观众热议的并非仅是剧情,而是段奕宏在剧中的出色表现,甚至连人民网都特意为他点赞。这一认可不仅将他重新推向了大众视野,更让他的处境和成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段奕宏的成功,似乎也证实了徐峥曾经的预言。
在影视圈,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的评价向来有着极高的公信力。这次,人民网对段奕宏的表扬无疑是对他演技的肯定。剧中,段奕宏饰演的卧底警察林强峰,是整部剧中最为抢眼的角色之一。这个人物复杂且多面,经历了无数磨难。若换作其他影帝,也未必能将这个角色演绎得如此生动、真实。
林强峰的前期任务是潜伏在不法分子中,身处险境的他始终保持警惕。他外表玩世不恭,形似小混混,和不法分子打成一片,举止间充满江湖气息。但其实,他早已被不法行为摧残,内心伤痕累累。为了完成任务,他不得不咽下所有委屈,硬生生支撑下去。这种复杂的内心世界促使他发展出“双重人格”:当面对不法分子时,他眼神锐利、气场强大,冷峻决绝,仿佛随时能将敌人撕裂。观众瞬间陷入困惑:他究竟是缉毒警察,还是不法分子?然而,当镜头切换,他面对同事和下属时,刚才的冷酷立刻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领导者的稳重与从容。这样的转变,展现了段奕宏作为演员的非凡功力,他的演技早已无需“影帝”二字的证明,特别是在军旅片和刑侦剧中,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影帝”。
然而,鲜有人知,段奕宏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1973年出生于新疆的他,少年时期并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表演,从此便萌发了成为演员的梦想。高二时,他决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但道路并不平坦。第一次报考,他满怀信心,却未能通过初试。即便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再度备考,却依然未能顺利进入复试。第三次,他终于凭借出色的成绩,成功拿下了西北片区考生总分第一,终于如愿进入中戏。
然而进入中戏后,新的挑战接踵而至。班里大多数同学家庭背景优越,穿着时尚,课外活动频繁,而段奕宏则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生活艰苦。他不得不精打细算,每月的生活费几乎仅够维持温饱。为了节省开支,他只能选择最便宜的食堂饭菜,衣服破了就自己缝补。连表演系所需的形象照,他也因为没钱而无法拍摄。班上的同学常常拿他开玩笑,称他为“乡巴佬”,这让他越来越沉默寡言,甚至在分组排练时,总是孤立无援,几乎没有同学愿意与他搭档演戏。
大学四年过去,段奕宏怀揣着成为“大演员”的梦想,却遭遇了更为残酷的现实。没有背景、没有人脉,他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里处处碰壁。为了争取一个角色,他四处奔波,投递简历,但几乎每一封都石沉大海。濒临绝望时,他拿着自己满分的成绩单,去文化部求助,但换来的却是冷漠的驱赶。那段日子,他一度陷入困境,曾想放弃,回到家乡过平凡的生活。
幸运的是,中央实验话剧院向他伸出了援手,给了他一个演艺的机会。1998年,段奕宏毕业于中戏,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同年,他得到了出演电视剧《母亲》的机会,正式踏入演艺圈。随着电视剧《母亲》的播出,段奕宏的演技逐渐获得了认可,为他后来的事业铺平了道路。2003年,他凭借电影《二弟》获得了新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正式成名。接着,他在《士兵突击》中的表现再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在飞天奖中获得提名。2011年,《白鹿原》中的黑娃一角,得到了原著作者陈忠实的认可。而2015年,他凭借《烈日灼心》三次荣膺影帝,事业达到了巅峰。
徐峥曾在节目中提到段奕宏,虽在玩笑中有些调侃,但对段奕宏的演技却毫不吝啬地赞扬。徐峥曾说:“十几年前,陶虹老师选择了我,没理段奕宏老师。”尽管当时的言辞带有几分酸意,但随后的话语却无不透露出对段奕宏演技的敬佩。“迟早会被大众认可!”如今,段奕宏凭借央媒的点名表扬,证明了徐峥当年的预言是如此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