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姐,就没有现在站在大荧幕前的我”。
都说长姐如母,这句话放在于和伟身上特别适用,大姐可以说是他的“再生父母”。
别看于和伟现在即是影帝,又被称为“叔圈天菜”,名声大噪的。
但他的童年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还差点不幸夭折,他能有今天,全靠家里8个哥哥姐姐们的托举。
于和伟的一生若写成剧本,那一定是坎坷又精彩。
从草根到影帝,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步入演艺圈
于和伟是家中的老小,家里条件用一个字去形容,那就是“穷。”
他上面有8个哥哥姐姐,因为穷,家里光吃饭都成问题了,更别提供孩子上学了。
更令人崩溃的是,他的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一家10口人,全靠母亲一个人拉扯长大。
于和伟是母亲在45岁生下的孩子,当时哥哥姐姐们都已经挺大的了,他们商量了一番,觉得家里得出一个读书的,于是全家人共同努力,供了于和伟读书。
于家的家风很好,虽然穷,但家里的孩子们都很团结,从来不会搞内讧。于和伟知道哥哥姐姐们的不容易,所以他很珍惜上学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表演,并发现对此特别的痴迷,想考表演院校。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从不发火的母亲第一次吵了他,说这不是正经事儿,听着就不务正业,不如脚踏实地的工作实在。
哥哥姐姐们听说这个事后,觉得未尝不行,既然弟弟有这个愿望,那就去尝试好了。在家人的支持下,于和伟成功考上了上戏。
进入上戏后,他开始半工半读模式,上课的时候,他全神贯注听老师讲专业知识,没课的时候,他就去外面打工,自己赚取生活费。
平常休息的时候,他也不会到处乱玩,会一个人在空的表演教室,琢磨演技。
毕业的时候,于和伟曾出演过小角色,当时他和无数人一样,幻想过自己成为影帝的那一天。
但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就算是科班出身的于和伟,没有背景,压根根本接不到好的角色。
为了生活他只能去各个剧组跑龙套赚钱,有时候他躺在那里,演一天“死尸”,也才赚几十块钱。
就算能接到带有台词的角色,镜头也只有十几秒。
这样的生活整整持续了14年,在这期间他常常在想,如果当初听了,母亲的话,找一个好就业的工作,会不会好一些呢,起码现在也不用这么狼狈。
跑龙套这些年,他从来没想过退缩,于和伟一直告诉自己,既然出来闯了,那就要闯出一个名堂,他背后不是只有一个人,而是有母亲和8个为他付出的哥哥姐姐。
凭借着这样的信念,于和伟在表演的道路上坚持了一天又一天。
于和伟很珍惜每一次的表演机会,就算是小龙套,他也会以最好的状态出演。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句“接着奏乐,接着舞”,终于让于和伟的名字,走进了广大观众的内心。
熬出头
于和伟跑龙套那么多年,2003年才开始崭露头角,他出演的“万古碑”,演的令人恨的牙痒痒。
在这期间,他以自己的理解,为“万古碑”加了很多戏,来丰富这个人物角色。
他的敬业程度,让高希希感到敬佩,两人在此之后经常合作。
新三国里他细腻的表演,跌宕起伏的情绪,让观众代入感很强,更让他走入了观众的内心。
还有那句“接着奏乐,接着舞”,时至今日,还都是网络热梗呢。
从这以后,更多的导演与制片人,知道了于和伟的存在,他从此片约不断。
红了以后,于和伟没有随便利用名气,接烂剧本,他出演的都是有深度的剧本。
有出息后,他用自己多年来积攒的积蓄,在老家给8个哥哥姐姐们,一人买了一套房子,来报答家人们这么多年的陪伴。
正是因为有家人的无私支持,才让他有勇气,敢于去拼搏,去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于和伟当演员以来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送母亲最后一程,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因为拍戏,没有及时收到家里人的电话,这成为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小妈妈”
于和伟出生的时候,母亲已经45岁了,属于高龄产妇。
刚开始母亲的奶水还挺好的,可在他出生快满7天的时候,母亲竟然没有奶水了。以他们家当时的条件,根本买不起奶粉来喂他。
尚在襁褓中的于和伟被饿的一直哭,母亲也急的满脸是汗,这时“救星”大姐出现了。
大姐的孩子只比于和伟小了一天,她看着弟弟因为吃不饱饭哭,心里实在是很难受。
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让弟弟和女儿一起吃自己的奶水。
原本大姐的奶水供一个孩子吃是充足的,这又加上了一个孩子,明显不够吃。
为了能下奶,大姐那时候逼迫自己吃下奶的食物。
有时候就算能把自己吃吐,她也在继续吃,只为了能让自己的女儿和弟弟填饱肚子。
爱是常常感到亏钱,这句话描述于和伟和大姐非常适用,大姐为她做的,也不只有这一件事。
当初于和伟拿到上戏通知书的时候,还曾陷入到了两难的降低,上大学需要几千块钱,光凭母亲,压根拿不出这么多钱,面对现实的残酷,他曾想过放弃。
大姐得知这个消息后,二话不说,把给女儿买的钢琴给卖了,换成了现金来供弟弟上学。
于和伟对此感激涕零,所以当他有赚钱能力后,第一个回报的便是大姐,其次是别的哥哥姐姐们。
在他这里,长姐如母有了具象化,没有大姐,就没有现在的他。
如果没有从事演员,指不定他现在在哪“混”呢。
不忘初心
于和伟一家的和睦相处,和那些为了财产争的死去活来的家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都归功于良好的家风。
上了年纪后,于和伟身上的魅力变得更大,更有“男人味”,他还被评为“叔圈天菜”。
有人说李乃文和他长得很像,说李乃文把人中拉长,就变成了于和伟,仔细一看,确实还蛮像的。
于和伟有了成就以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来时路,私下里的他,一点明星架子都没有,逛街穿个拖鞋短袖就出门了,不跟其他明星一样,过度“包装”自己。
有时间的情况下,他还会回老家帮三哥一起卖包子,他没有一点明星架子,学着三哥的模样去招揽顾客,亲和力十足,没有一点明星架子。
这个世界并不缺有才华的人,缺的是记得来时路,不忘初心的人。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信息来源:
于和伟:放弃铁饭碗考进上戏潦倒时演一天只挣200.新浪娱乐引用日期201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