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柏青,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她那张熟悉的脸。她是国家一级演员,演了一辈子戏,把无数角色演得活灵活现,让人印象深刻。
2014年,她因病去世的时候,上千人来送别,场面让人动容。更让人感慨的是,她的孙子刘诚,23岁就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骄傲——他在2015年天津爆炸中牺牲了自己,救了别人。
柏青1938年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那时候正赶上抗日战争后期,日子不好过。她爸是个森林防火员,工作忙得脚不沾地,她5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留下她和爸爸相依为命。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柏青从小就喜欢表演。她家附近有个长春电影制片厂,她没事就跑过去看演员排练,自己在家拿个镜子模仿,梦想着有一天也能站上舞台。
12岁那年,她的机会来了。当时沈阳炮兵第六师有个宣传队招人,她凭着一腔热情和天分被选上了,成了一名小战士。她在队里演过不少戏,最出名的就是歌剧《刘胡兰》里的“二兰子”。那时候她年纪小,嗓子亮,演得又真,队里的人都夸她有灵气。可惜好景不长,部队南下,她跟不上,只好回了长春。
回到长春后,她没放弃表演,加入了长春评剧团。那会儿评剧挺流行,她学得特别认真,很快就成了团里的台柱子。评剧这门艺术讲究唱腔和身段,柏青天生条件好,又肯下苦功,演了不少经典剧目。不过,跑码头的生活太辛苦,经常东奔西跑,她身体扛不住,得了严重的胃病,只好回家养病。
在家休养那段时间,她也没闲着,抓紧时间看书、学文化。后来她老师看她恢复得不错,就把她叫到了前郭县评剧团。那时候前郭是个小地方,条件简陋,但柏青不在乎,她一心扑在戏上。在那儿,她认识了曹宣志,一个团里的鼓手。曹宣志人老实,对柏青特别好,知道她胃不好,老给她熬粥、提醒她吃药。1959年,俩人结了婚,从此搭档着过日子。
柏青的演艺生涯真算得上是大器晚成。她在评剧团干了几十年,积累了扎实的功底,后来慢慢转型拍电视剧和电影。1997年,她59岁了,才第一次上电视,演了部叫《喜莲》的戏,里面是个慈祥的奶奶。这部戏播出后,观众反响特别好,大家都说她演得像自己家里的老人,特别亲切。
之后她的戏路就打开了。她演过《希望的田野》,演过《妈妈酱汤店》,还跟巩汉林搭档演了2003年春晚的小品《都市外乡人》。那小品挺火的,巩汉林的搞笑加上柏青的稳,俩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她演戏有个特点,不管角色大小,都能让人记住。她不抢戏,但你一看她,就觉得这人真有戏。
2007年,她70岁了,接了部大戏《家事如天》。这部戏她演了个老太太,有500多场戏,台词最多。别人都劝她悠着点,毕竟年纪大了,可她不听,硬是把戏拍完了。导演张黎后来回忆说,柏青那时候身体已经不太好,但拍戏从不拖后腿,台词记得滚瓜烂熟,一场戏经常一条过,大家都服她。
她演了一辈子,拿了不少奖。2005年,她凭《老张法官的养老树》拿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还得了百合奖的优秀女演员奖。这些荣誉对她来说是肯定,但她从不当回事。她常说,能演好戏,能让观众喜欢,比啥奖都强。
柏青跟曹宣志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她事业忙,但从没亏待过家人。曹宣志特别支持她,家里的事基本是他操持,尤其是她查出有肝病和脑病后,他更是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柏青常说,没老曹,她撑不到这么多年。
她孙子刘诚是1992年生的,从小跟爷爷奶奶一块儿长大。柏青特别疼他,经常给他讲自己演戏的故事。刘诚小时候就爱听,后来还跟着她排练过小角色。他挺崇拜奶奶,也受了家里影响——他曾祖父是个消防员,刘诚长大后也选了这条路,成了消防员。
柏青特别为刘诚骄傲。她看着他从消防学校毕业,穿上制服,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刘诚干消防员这行不容易,但他从不抱怨,参加过上千次救援,直接救过20多条命。队里人都说他胆大心细,是个好苗子。
柏青年轻时就查出有肝病和脑病,这病跟她跑码头落下的胃病也有关系。她一直靠吃药控制,但从没跟人喊过苦。2014年,她同时接了三部戏,忙得连轴转。那时候她76岁了,身体早就亮红灯,可她还是硬撑着拍。结果有一天,她突然晕倒,直接进了医院,之后就昏迷不醒了。
2014年4月14日,柏青走了。去世前,她拉着曹宣志的手,让他别太难过,还要照顾好孩子们。她走得很安详,但留下的遗憾不少。家里人说,她要是早点歇下来,可能还能多活几年。
柏青的葬礼在吉林省松原市办的,那天来了上千人。有她演艺圈的同事,有她的粉丝,还有当地老百姓。现场花圈摆了一片,大家都想送她最后一程。演员闫丹晨发了条微博,说柏青是她演戏的榜样;潘长江也发了悼文,说她是个好演员,更是好前辈。
那天网上也炸了锅,很多人回忆她的戏,说她演的角色就像自己身边的人。有人提到《妈妈酱汤店》,说看了她演的奶奶就想起自己姥姥;还有人说《家事如天》里她那眼神,太打动人了。她的去世,对娱乐圈和观众来说,都是大损失。
刘诚是柏青的孙子,也是她最大的骄傲。他1992年出生,从小受奶奶影响,后来又继承了曾祖父的消防精神,成了一名消防员。他干这行不到几年,就参加了上千次救援。队里人都说他胆子大,心还细,有回救了个小孩,自己还受了伤,但他一点没后悔。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爆炸那次,他就在现场。那场爆炸太惨了,火光冲天,伤亡特别重。刘诚和队友第一时间冲进去救人。他跑了好几趟,救了不少人,可最后一次进去的时候,又炸了。他没出来,9月1日才找到他的遗体。
刘诚牺牲的时候才23岁。他的死震动了全国,大家都说他是英雄。后来他被追封为烈士,国家还给他办了隆重的葬礼。新闻里全是他的事迹,有人拍了纪录片,有人给他立了纪念碑。他老家还建了个雕像,就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个年轻人。
柏青去世才一年,刘诚也走了,家里人一下子没了两个顶梁柱。曹宣志后来回了前郭县,一个人守着老房子。乡亲们都去看他,怕他太孤单。他常坐在那儿看柏青演的戏,再摸摸刘诚的消防帽,眼泪就止不住
柏青这一辈子,留下的东西太多了。她的戏还在播,新演员还在学她的表演。她那股子认真劲儿,连病都不怕的精神,真不是谁都有的。现在电影节还经常放她的作品,年轻演员一提她,都说她是标杆。
刘诚也一样。他的故事被写进消防员的培训课里,大家拿他当榜样。他救人那股子劲儿,让人知道消防员有多不容易。全国各地都有人纪念他,学校还设了奖学金,鼓励年轻人学他。
这爷孙俩,一个用艺术感动人,一个用生命救人,都是咱们国家的骄傲。柏青的戏让人看了心里暖,刘诚的事迹让人眼里热。他们的日子过得普通,可做的事一点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