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的580元票价演唱会终于落幕,庆功宴也如期举办,但网友们的批评声浪却愈演愈烈。
7月的最后几天,在北京某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里,摆满了十几桌酒席,墙上悬挂着岳云鹏戴着墨镜的大幅海报,旁边赫然写着“岳云鹏巡回演唱会庆功宴”。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感叹:“巡回演唱会?还要继续‘割’吗?”
现场还搭起了香槟塔,岳云鹏和环宇总裁乔蕾共同倒满,象征着演唱会的圆满收官,宴会的嘉宾们每人都获赠了黑色或白色T恤,细心周到。然而,宴会现场穿着统一白色T恤的人员举起了红布条,上面写着“24年前的梦想,我们陪你首体绽放”。似乎在昭示着某种“奋斗”的成就感。
而就在酒席间,岳云鹏戴着黑边眼镜,逐桌敬酒。他的敬酒方式有些随意,既有人举着酒杯,也有举着茶杯的,似乎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喝酒,看来不喝酒的还是占多数。许多网友对此并不买账,甚至有人直言:“什么24年的梦想?那时连生存都成问题,哪里来什么唱歌梦想?”
而票务操作方面也引发了广泛讨论。岳云鹏的演唱会票价设置十分巧妙,先放出4200张票并宣称“售罄”,然后分批次继续发售,结果每一批次票务却依然有剩余,直到最后,便宜票流入黄牛手中,以几十元的价格转售。这一手“饥饿营销”的手段,被许多观众批评为“割韭菜”。
以前,每当岳云鹏出问题时,郭德纲总能挺身而出帮助他摆平这类麻烦。而这次,郭德纲也在直播间出面调解,表示:“又不违法,他愿意唱就唱,赔了他自己担着,演得好,一场赚8000亿,我分200。”这番话稍微化解了一些争议,网友们纷纷调侃:“老郭发话了,必须支持!”
但这次的风波,与以往不同。过去岳云鹏的失误多因“蠢萌”人设而引发观众的无奈,但这次的票价却让大家感到“割韭菜”的味道愈发浓烈。岳云鹏用这种“梦想包装”的方式戳破了内娱的“梦想梦”。现在,娱乐圈似乎什么都要与“梦想”挂钩:相声演员跨界做歌手?那是“音乐梦想”;票价贵?那是“梦想的价值”;被批评了?那是“有人嫉妒我追梦”。
然而,观众可不是傻子。网友们直言:“花1580元听你跑调,是为你的梦想买单,还是为你的钱包买单?”更有人直接喊话:“梦想可以有,但别拿梦想当遮羞布圈钱!”
现场观众的反馈也相当刺痛人心。有人在社交平台晒出聊天记录,表示自己花了两个月的工资购买内场票,结果整场下来都在听岳云鹏跑调,旁边还坐着不少免费票进来的观众。场内气氛一度火爆,有人开玩笑地喊着“退票”,有种像相声专场一样的感觉。画面效果也十分一般,灯光朦胧,仿佛是在KTV里,实在有些“低端”。
原本,作为一门平民艺术的相声,曾经是在茶馆里亲民的娱乐方式,但现在却开始按照演唱会的标准进行收费。根据业内数据,2023年,相声演出的平均票价比2019年上涨了35%,而头部艺人的专场票价涨幅更是超过50%。相声从文化消费变成了商业化娱乐产品,它还算是原来的相声吗?
更糟糕的是,这种商业化的操作并没有带来相应的艺术水准提升,反而消耗了观众对传统艺术的信任。近年来,岳云鹏的相声水平显著下滑,春晚的笑场、段子冷场、口齿不清等问题让观众已经忍受了很久。而如今,他竟然又跨界唱歌,以此来“割韭菜”,这彻底消耗了观众的耐心。
岳云鹏的庆功宴,虽然算是“成功”了,但这种成功却是建立在透支观众信任的基础之上。梦想被包装成商品,艺术也被贴上了价格标签,失去的远不止是门票的钱,更多的是我们对传统艺术的敬意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