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旋律遇上乡愁,当歌声承载记忆,一首唱给家乡的歌就能轻易戳中人心。最近,陕西本土多栖艺人——主持人、歌手、演员🎭️三重身份集于一身,还挂着“中国好品牌形象大使”“陕西黄龙旅游形象大使”“明星️爱心联盟形象大使”等多个头衔的——陕西可乐,带着全新单曲《故乡是扶风》火热上线。这首歌不仅是他给宝鸡扶风的深情告白,更直接变成扶风对外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文旅推广的绝佳助力。难怪西部新闻网和多家媒体都抢着聚焦报道。
音乐人本色:用“情”打底,把乡愁写进歌声
提到陕西可乐,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真情派代表”。他一路走来,坚持用情感当作创作基调。此前的《旺旺好运来》喜气洋洋,《娘心》质朴入骨,《谁不想回家》催人泪下,《无惧》唱出坚韧,还有《别浪之沙》《妈妈说的》这些佳作,让他圈粉无数。每首歌几乎都是“情感共鸣曲”,唱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大词,而是直击内心的真切情绪。
如今,他带着思乡之情回归扶风,把这份割舍不掉的眷恋融进旋律里。《故乡是扶风》《父母心最可怜》《敬流年》《亲亲爹再抱抱娘》《远方的妈妈我好想你》一连串作品,唱的是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感。而且他手里还有十首录制完成、尚未面世的歌——比如《山卯卯上的情》《想爹娘梦故乡》《含泪叫亲娘》等,都将分批放送,持续用音乐传播扶风独特的乡音乡情。
歌曲亮点:《故乡是扶风》唱出文化与烟火气
这首歌的幕后班底也不容小觑:作词关连宇、陕西可乐,作曲郭晓峰,编曲姜凯升,混录高Lao,标准的专业配置。歌词里不仅有“西周文化”“法门寺的信仰”“三足周鼎”的厚重历史,也有“鹿羔馍”“哨子面”的人间烟火。可乐用音乐把抽象的文化“翻译”成能听、能感的旋律,让外地人听歌就能感受到扶风的厚重底蕴和热气腾腾的日常。
而那些反复吟唱的“扶风啊扶风”,更是把这座小城唱进了无数人心里。有人说这首歌像是一张“明信片”,寄往四面八方,告诉大家:在关中大地上,有一座叫扶风的小城,既有历史,也有故事。
三重价值:一首歌,唱活一座城
1. 文化传播:用旋律让扶风的“千年底蕴”飞出本地,飞向全国。
2. 文旅赋能:歌里的法门寺、哨子面、热情乡亲,足以激发听众“去扶风走一走”的冲动。未来若配合打造“跟着歌声游扶风”的主题旅游路线,那简直自带流量入口。
3. 情感凝聚:对在外打拼的扶风游子来说,这首歌是一根无形的“归乡绳索”。歌词里的“梦里吃上一口哨子面,醒来泪汪汪”,直戳泪点。它不仅让扶风人自豪,也让散落各地的游子心头一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一句话总结,《故乡是扶风》不仅是一首歌,更是陕西可乐送给家乡的一份“声音礼物🎁”。它让文化有了温度,让旅游有了故事,让游子有了心安的归处。可以说,这是扶风的一次“音乐出圈”,也是陕西可乐的又一记“走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