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恶痛绝地看古偶剧,恍如一场荒谬的梦,满眼皆是假象。你看那剧情,空洞无物,充斥着无脑的设定;那化妆,雕琢得如同面具;那服装,显得矫揉造作;那特效,远离真实,简直让人觉得荒唐至极。唯有那俊男美女们依旧鲜亮,迷人眼球。美丽的衣袂飘飘,虽有些假睫毛粘得过于明显,衣裳又似乎从地上拖过,但细细打量,的确是赏心悦目的。
此类剧集,吸引观众的方式,或许与看模特走秀如出一辙。观看者并非因为剧情深刻,而是被那一张张俊美的脸孔所迷惑。无论情节如何平庸,如何千篇一律,只要这些美丽的面容出现在屏幕上,便能牢牢抓住目光。如果恰巧剧情不那么平庸,那便成了所谓的“神作”,因为这些美貌的容颜本身就是一种引力,能把目光一同拉入其中。
有一次,我在翻阅《凡人修仙传》这本书时,兴致勃勃地开始了电视剧的观看。虽然这部小说我读得并不深入,主角🎭️还未踏入黄枫谷,我便感到乏力,直觉告诉我这恐怕又是仙侠世界里常见的“学院流”故事,于是放弃了。然而,电视剧的第一集,特效做得如此低级,简直是在嘲笑观众的智商。这种糟糕的特效,仿佛是为幼儿制作的动画片,而非应有的真人演绎。
我差点又弃剧了,可是在强忍着这无趣的开头时,我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看到了第三、四集。此时,我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让自己继续坚持。原来,是剧情的逻辑感。这部剧改编自《凡人修仙传》,作为仙侠小说中的名篇,虽然故事简单,却也合乎常理,情节进展还算合理。于是我慢慢继续看了下去。
但当反派角色“王婵”出场时,我再次有了放弃的念头。所谓反派角色,竟然只是化了些黑眼圈的浓妆,配上几分邪恶的表情,这就算“坏人”了?可渐渐地,我竟也发现,这个角色的演绎并不差,尤其是那带点滑稽的东北口音,似乎为这个角色增添了几分可笑的魅力。演技虽然有些过头,却也让这个反派人物充满了荒诞和戏剧性。
若是从剧情角度分析,这剧倒也算得上是平平淡淡,主角🎭️打打坏人,进进升级,一直换着地图跳。每场打斗的特效,或许是最让我气愤的部分。那一幕幕飞天遁地,颜色斑斓的光波闪现,不断炸裂的场面,看的我气得想捂住眼睛。这些所谓的特效,看得出是用心之作,时间也并不短,几乎每场打斗都能持续十多分钟。虽然这种设定显得过于虚假,但每次的高潮迭起,先是弱者逆袭,后又反转大胜,竟也把我一点🕐️点牵引了下去。好像,明知道它不合常理,却又不忍心关掉屏幕。
而妖兽的场景倒是值得一提。虽然制作上不如电影精致,仍能让我眼前一亮。那些妖兽造型各异,虽然有些粗糙,还是能够吸引我目光。
至于男主角🎭️,刚开始时,我还隐隐称赞过他的演技。长得虽弱不禁风,但他所扮演的仙侠角色不应以强壮为标准。强壮的角色大多是炮灰,像男主的朋友张铁那样。相较之下,《藏海传》的男主,虽然同样是俊美的男生,却让我毫无兴趣,情节过于雷人,男主演技也似乎陷入了某种平庸的境地。
但渐渐地,我发现《凡人修仙传》的男主角🎭️演技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到后来,他已经成为了筑基修士,身经百战,能单人消灭十余名同阶修士,却在与低阶修士的对话中表现出莫名的软弱。每当他想表现出王者风范时,言辞总是显得软弱无力。更有甚者,和别人对戏时,他的表情几乎是空洞的,手也不知道该怎么放,仿佛是一个困惑的少年,在与人互动时难以找到自我。
然而,瑕不掩瑜。毕竟仙侠世界是虚构的,谁说仙人就必须表现得圆滑强大?他们或许每天都在闭门修炼,羞涩难以展现情感,也未可知。
这部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唯一情节,便是李乃文饰演的师父李化元之死。此人一生豁达洒脱,洒脱于世俗之外,临终之时,竟能平静地与人闲聊。为了心爱的人,他不惜以命为赌注,逼迫敌人稍微动动手指。这种英勇与淡然的结合,展现出一位大人物的风骨。李乃文的表演,真正让人感动,诠释了这个角色的深刻内涵,而非表面的浮华。
另外,这部剧的另一个优点是,里面美女虽然养眼,但未必演技高超。相比那些千篇一律的“美丽面容”,我更欣赏剧中的人物个性和情感。总的来说,这部剧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尚可,若能改进,续集仍值得期待。
或许,我不该过于自责,觉得自己品位降低。或许,正因为这些剧集能带给我某些感动,某些思考,才值得我付出时间和关注。
希望我们都能在喧嚣与荒谬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角落,像那死去的李化元一样,勇敢地面对一切,淡然处之。在不完美的世界中,也能发现些许美好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