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之下》主创团队
在影视创作中,造型师常常被称为“视觉诗人”。刘栋正是这样一位用面料、色彩与光影为角色注入生命的创作者。他坚信,当导演埋下叙事的种子,造型师便要化身园丁,以视觉语言培育出真实而立体的角色形象。这是一种基于叙事共鸣的深度合作。
在电影《云顶之下》中,刘栋与导演葛居季耗时三个月打磨女主角🎭️林小满的造型。他从山西传统靛蓝扎染中提取元素,将其转化为西装内衬的暗纹、围裙的滚边,甚至发髻上的系带。这种“传统的现代转译”,使角色在都市与乡村之间的转换既有视觉连续性,也暗含心理成长的轨迹。
刘栋强调,影视造型是为镜头服务的“动态艺术”。在《悬崖之上》中,他为契合“冰天雪地中的压抑感”,将特工服装设为哑光黑灰色,却在领口暗藏反光条——平时隐于阴影,而在特写镜头中,一道侧逆光便可勾勒出人物轮廓,隐喻“黑暗中的一线生机”。这样的设计,只有在大银幕的叙事逻辑中才真正成立。
相较于舞台妆造的表达张力或红毯造型的瞬间惊艳,影视造型更像“隐形的雕刻”。刘栋常用“洋葱理论”来比喻:角色造型应当如层层包裹的洋葱,在剧情推进中逐渐显露内核。因此他甚至会设计出“零毛孔伪素颜”妆容,以应对4K镜头的审视,却在全景中保持视觉统一。
在他看来,与导演的协作不是被动执行,而是共同叙事。他鼓励新人从剧本出发,建立“情绪动线”,借助图像库将抽象概念视觉化,并在动态试装中检验造型可行性——比如一个转头带来的发丝垂坠、一次行走形成的衣褶变化。
当造型成为被观众铭记的视觉符号,那背后往往是无数个在监视器前反复推敲的夜晚。刘栋始终相信,优秀的造型师,是以化妆刷蘸取灵魂的诗人,也是以服装书写时代的记录者。正是这份对叙事与角色的敬畏,让影视造型在光影艺术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