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危险性通常较低,但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药物控制不佳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通过导管释放射频能量消除异常电信号通路。
手术常见风险包括穿刺部位血肿、血管损伤或假性动脉瘤,这些多与术中导管操作相关,术后加压包扎可降低发生概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或窦性心动过缓,多数在48小时内自行恢复。术中食管邻近心房后壁可能因热传导导致食管损伤,表现为术后胸骨后疼痛或吞咽困难,需禁食并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心脏穿孔引发心包填塞,需紧急心包穿刺引流,必要时行外科修补。肺静脉狭窄是远期潜在并发症,与消融过度相关,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咯血,需通过CT血管造影确诊。
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或心房食管瘘发生率不足百分之一,但可能危及生命。脑卒中多因左心耳血栓脱落导致,术前需经食道超声排除血栓。心房食管瘘表现为高热、胸痛及『神经系统』症状,需紧急外科干预。手术风险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及术者经验相关,合并心力衰竭或慢性肾病者并发症概率可能增高。三维标测系统应用可显著降低放射线暴露量和心肌穿孔风险。
术后应规律服用抗凝药物4-8周,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动态血压。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以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或持续胸痛需立即就医。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限制酒精及咖啡因摄入有助于维持手术效果。建议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电生理检查评估消融线完整性,长期随访中约20-30%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