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两个邻国又到战争边缘
【中国这两个邻国又到战争边缘】近日,因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突发恶性枪击事件,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对峙骤然升级。双方在边境部署重兵、切断外交联系、暂停关键合作条约,国际社会担忧南亚地区可能重演2019年“空战危机”。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旅游胜地帕哈尔加姆发生一起针对印度游客的枪击事件。武装分子在人群密集区域发动袭击,造成26人死亡、17人受伤,死者包括1名尼泊尔公民。当地反印武装组织“克什米尔抵抗运动”宣称对此负责,称袭击旨在抗议印度政府在克什米尔推行的“人口结构改造计划”。事件发生后,正在沙特访问的印度总理莫迪紧急中断行程,连夜返回新德里主持内阁安全委员会会议。印度政府未经独立调查,即认定袭击与巴基斯坦存在关联,宣称“巴方通过跨境恐怖主义破坏地区稳定”。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公开表示,将采取“超出常规的报复措施”,直指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近期关于克什米尔的强硬表态为袭击“催化剂”。
在48小时内,印度政府接连出台三项对巴强硬措施:1、暂停《印度河水条约》:单方面中止自1960年起执行的跨境河流共享协议。印度河及其支流为巴基斯坦农业灌溉和水电供应命脉,此举可能影响巴方约1.2亿人口生计。2、关闭边境口岸:封锁印巴间唯一开放陆路通道阿塔里检查站,切断两国人员与货物往来。该通道曾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框架下跨境贸易的重要枢纽。3、驱逐外交人员:要求巴基斯坦驻印军事顾问限期离境,同时缩减印度驻巴外交机构规模,暂停两国高层互访。
军事层面,印度海军“维克兰特”号航母编队进入阿拉伯海北部海域,舰载米格-29K战机与预警机持续展开侦察飞行;空军则将电子战飞机部署至印巴边境,陆军第16“白骑士”军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展开“反恐清剿”。
面对印度施压,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宣布采取“对等反制”:空军战备升级:将歼-10CE、JF-17“枭龙”Block3战机部署至前线机场,同时启动红旗-9P、LY-80等防空系统。导弹部队待命:在俾路支省与旁遮普省边境地区展开弹道导弹试射,展示“二次核反击能力”。外交反击: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照会,谴责印度“以反恐为名推行领土扩张”,并呼吁国际社会介入调查。
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强调,该国自2019年以来“始终保持最大克制”,反指印度在克什米尔实施“文化殖民”政策,包括废除查谟和克什米尔特殊地位、修建数万套印度教移民定居点。
美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对印度表达支持,但中国、欧盟及阿拉伯国家联盟呼吁双方通过对话解决争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言人表示,“克什米尔问题需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军事手段只会加剧人道主义灾难”。
此次危机再次暴露克什米尔问题的结构性矛盾。印度通过《公民身份修正案》等法案加速人口结构改造,而巴基斯坦则借助宗教认同维持地区影响力。联合国驻克什米尔观察团数据显示,2024年当地武装冲突同比激增40%,平民伤亡人数创近十年新高。国际危机组织南亚项目主任劳拉·杜加德警告称:“印巴若无法就克什米尔问题达成框架性协议,此类危机将周期性爆发,甚至可能演变为全面战争。”截至25日,双方仍在边境集结重兵,国际社会正紧急斡旋以避免局势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