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生日的小伙伴们注意了,7月25日将进入农历的闰六月。这意味着有些人的生日可能会“过两次”,也有人的生日会“推迟”。
俗话说“三年两头闰,难得闰六月”。那么,什么是“闰月”呢?
中国现行采用公历和农历两种历法。公历基于太阳周年视运动,一年分为12个月,全年365天或366天。而农历则依据月相盈亏和太阳周年视运动两个自然周期制定,一年有12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由于一个公历年和一个农历年相差11天左右,长期累积会导致农历年的月份与季节错位。
为使农历年与公历年基本对应,农历采取置闰的方法来调节。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置闰规则根据二十四节气确定。二十四节气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等分为24份,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农历规定每个农历月都有一个中气,如果某个月没有中气,则算作上一个月的闰月。
平均而言,一个农历月为29.5306天,小于两个中气之间的间隔时间,这样累计下来必然会出现一个只有节气没有中气的月份。乙巳年的“闰六月”就是这样的情况,它从公历7月25日开始至8月22日结束,共计29天。这个“闰六月”只有节气立秋,而中气处暑则在农历的七月初一。
闰月现象每隔2年至3年出现一次,多发生在四月至八月,二月、三月、九月、十月少有发生,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则极为罕见。“闰六月”上一次出现在2017年,下一次将在2036年出现。
至于闰六月是否与天气炎热有关,专家表示,闰月只是为保证阴历年与阳历年同步所做的调整,与气候无关。夏季“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才是导致高温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