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雷霆”上涨!新一轮“涨价风暴”来袭?附:8月6日猪价 市场多空博弈加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生猪市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去年7-8月,国内猪价一度飙升至全年高点,今年养殖端普遍预期同一时期价格会上涨。事实上,6月末到7月初,猪价确实上涨到了15.4元/公斤,部分地区甚至进入“8元时代”,广东的报价更是达到了“9元时代”。
然而,这次价格上涨并未持续太久。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情况大不相同。根据生猪生长周期,去年7-8月份是产能下降兑现期,但因去年5月至11月母猪存栏量逐月增加,导致今年同期产能仍在释放阶段。加上上半年养殖端控制出栏体重,使得市场上的肥猪供应过剩,而夏季对肥猪需求不足,这进一步抑制了二次育肥的积极性。因此,基本面偏空的情况下,猪价很快回落,7月底标猪价格降至14元/公斤。
尽管7月底和8月初由于出栏减少,猪价短暂反弹,养殖户信心有所恢复。但由于官方调控政策的影响,南北地区集团猪企并不愿意通过减少出栏来拉高价格,而是选择谨慎操作。同时,猪肉消费处于淡季,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最近几天猪价再次下滑,从14.33元/公斤跌回到14元/公斤。
当前,猪价即将触及“6元时代”的门槛,但市场购销情绪出现变化,底部支撑可能增强,短期内或有反弹的机会。一方面,虽然官方调控导致集团猪企减重出栏意愿较强,但随着标猪价格重心下移,北方地区的报价已全线跌破14元/公斤,养殖端抵触低价出售的情绪日益增强;另一方面,尽管官方不鼓励二次育肥,但民间仍存在抄底心理。特别是随着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部分地区二次育肥的需求或将增加,从而改善市场需求状况。
在这种多空博弈的局面下,猪价进一步下跌的动力似乎不足。预计8月6日外三元标猪报价将维持在14元/公斤左右,整体呈现横盘态势,部分区域可能会出现反弹。未来需重点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及二次育肥入场情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