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多部国产重工业大片集中上映,导致之后半年内观众未再见到同等量级的国产电影。《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等影片的工业属性不够强,使得IMAX等特效厅被《侏罗纪世界:重生》《F1:狂飙飞车》等好莱坞大片占据。
由管虎、费振翔执导,朱一龙、吴磊、倪妮主演的《东极岛》终于上映。该片取材于二战期间中国渔民救助英军战俘的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惊涛骇浪中开辟生命通道的故事。这部电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重工业大片,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然而,市场并不总是遵循“物以稀为贵”的规律。尽管《东极岛》是少见的大制作,但国产电影已经过了仅靠重工业和大制作就能取得高票房的时代。《蛟龙行动》的失败就是一个例子。目前,《东极岛》的总票房预测在9亿人民币左右,并不算高。
《东极岛》的视听效果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几段水下摄影戏份,展示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实力。里斯本丸沉没的过程通过镜头运用和演员调度营造了出色的临场感,特别是船体纵向下沉时引发的虹吸现象,增加了救援的紧迫感。
影片前一个小时通过文戏铺垫,后一个小时则主要依靠视觉元素和配乐吸引观众。除了震撼的场面戏,影片还展现了岛上自然景观和主演们高度契合角色的肌肉线条和肤色,对都市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一些浪花和水花的镜头使用升格拍摄,让观众能够静下来仔细欣赏。
《东极岛》在视听体验上不负期待,展示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水平。不过,重工业大片往往存在优缺点同时突出的问题。《东极岛》的场面戏虽然震撼,但文戏较为单薄,且明显为场面戏服务。随着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的上映,这一历史事件更加为人所知,创作者的艺术发挥空间受到限制。
为了增加剧情的连贯性,主创团队设计了一些桥段,如阿荡等人被作为人质抓上里斯本丸,通过他们的眼睛呈现英军战俘的遭遇。此外,影片还构建了岛民与日本人的对抗关系,通过吴老大的死推动剧情发展。这些文戏铺垫都是为了引出观众想看的场面戏或情感体验。
然而,现代观众并不容易被卷入这种模式。当影片中的大场面结束时,有些观众可能提前离场,不再关心后续的情感收尾。这可能是重工业大片如今不太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场面戏固然吸引人,但也挤压了文戏的时长,削弱了文戏的作用。
例如,同样是反杀日本鬼子的情节,阿赑复仇的场面戏虽然刺激眼球,但在情感调动上不如《南京照相馆》里苏柳昌泼硫酸的动作。后者有更多的文戏铺垫,情感积蓄更深。
进入20年代后,游戏和动漫也能提供不亚于甚至超越电影的视听冲击,普通观众对重工业大片的需求降低。《东极岛》首日票房7000万,居于《南京照相馆》之后。如果最终票房低于《浪浪山小妖怪》,重工业大片的前景将更加艰难。
当然,主力观众入场后,《东极岛》的票房可能会有所提升。这个暑期档的结果将决定国产重工业大片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