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日本全国进入流感大流行期,这场由日本厚生劳动省称为“1999年以来第二早”的流感季正以异常迅猛的态势蔓延。截至10月10日,日本已报告6013例确诊病例,100余所学校被迫停课,而9月因流感住院的患者中近半数为14岁以下儿童。专家警告⚠️这场流感可能突破国界,向周边国家扩散。
此次流感季的异常早发成为全球关注焦点。通常情况下,日本流感高峰期出现在11月底至次年1月,但2025年10月3日,厚生劳动省便宣布全国进入大流行期,比往年提前约一个月。数据显示,9月29日至10月5日一周内,日本全国报告病例数较前一周激增50%,这种速度在近年流感季中极为罕见。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副主任伊恩·巴尔指出,此次疫情可能由甲型H3N2毒株引发。该毒株过去两个月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激增,随着大量澳大利亚游客涌入日本,病毒得以在南北半球间快速传播。尽管南半球国家正进入温暖季节,病毒传播减弱,但日本当前的疫情很可能外溢至周边国家,尤其是即将步入冬季的亚洲和欧洲地区。
流感疫情的暴发让日本医疗体系陷入困境。自2024年12月下旬病例数创历史新高以来,多地药店出现感冒药、止咳药断货现象。部分医疗机构过度囤购药品导致库存分布不均,制药企业因假期停产、流通环节繁琐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药品短缺。例如,东京部分药店的止咳药柜台长期贴着“无货”标识,制药厂甚至拒绝新订单。与此同时,医院床位紧张问题凸显。在东京、大阪等城市,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床位几乎被占满,轻症患者被建议居家隔离,以避免交叉感染。这种“医疗资源挤兑”现象不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温床。
日本流感病毒的跨境传播风险源于多重因素。日本与周边国家人员往来密切,商务出行、旅游、留学等活动频繁。感染者乘坐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时,可能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至密闭空间,导致同乘人员感染。此外,气候变化可能削弱人群免疫力。2025年夏季酷暑导致人们长期待在室内,『紫外线』照射不足引发维生素D合成减少,进而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流感病毒具有高突变率,能快速进化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即使当前流行的H3N2毒株未发生重大变异,其传播效率仍可能因人群免疫力下降而提升。
面对流感病毒的跨境威胁,周边国家需加强联防联控。应提升边境检疫能力,对来自日本的入境人员实施健康监测;加快流感疫苗接种进度,尤其关注老年人、儿童等高危群体。世界卫生组织已呼吁各国共享病毒基因序列数据,以优化疫苗研发和抗病毒药物储备。日本此次流感季的教训表明,公共卫生危机无国界。唯有通过全球协作、科学防控,才能将疫情风险降至最低。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等基础防护措施仍是抵御病毒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