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的宋励没想到,办张银行卡会如此不顺利。9月21日,他在中国银行南昌市新建支行想办一张不限额的银行卡,但工作人员要求他出示身份证🪪、户口本或房产证等证明。宋励只带了身份证🪪,按工作人员指引提交了身份证🪪照片,对方称会将照片提交给反诈中心审核。
不久后,宋励接到银行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只能为他办理二类银行卡,每日转出限额为2000-5000元。他认为这个额度不够用。
中国银行南昌市新建支行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为配合反诈中心工作,客户办银行卡时需告知用途,不同需求会设置相应限额。新建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若是“两卡人员”或有涉诈前科人员,需提交相关材料审核,具体事宜还需咨询银行。
办理业务的便利性和反诈工作之间如何平衡成为一个问题。目前,公安部门仍在积极进行反诈工作,根据国家反诈中心2024年最新数据,我国每年因电信诈骗损失超过3000亿元,受骗人群覆盖从18岁到70岁的全年龄段。
银行承受的压力也不可忽视。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商业银行在落实反诈工作中面临巨大压力,部分银行采取过于严苛的账户管理措施。他认为,银行应以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为依据,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工作精准度。公安机关不应超出法律规定干涉银行正常业务办理,公众应全面了解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身份资料保存等要求,予以理解和配合。
宋励在南昌跑网约车为生,父亲在工地打工。此前,父亲所在工地的工头让他们去办理中国银行的银行卡接收工资,但父亲没办成。9月21日,宋励来到中国银行南昌市新建支行,想自己办一张不限额的银行卡。他提前带好了身份证🪪,但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是南昌本地人,并要求提供身份证🪪、户口本或房产证等相关证件。宋励表示自己并非南昌本地人,也未购置房产,无法提供这些证明。按照工作人员指引,他提交了身份证🪪照片,对方称会将证件照片提交给反诈中心审核。
随后,银行工作人员回复他,反诈中心回复因他在南昌市新建区没有工作记录,无法办卡。如仍需办理,只能办理二类银行卡,每日转出限额为2000-5000元。宋励认为这个额度不够用。
在上海上班的李嘉此前办理工资卡时,因已有一张该银行的一类卡,所以此次只能办理二类卡,而二类卡每日转出限额为5000元。近日,他在去银行柜台办理解除限额时,工作人员查了他的银行流水,发现他多次往同一个账号汇款,便询问他与该账号户主的关系。李嘉告诉工作人员该账号是他妻子的,被要求出示结婚证以证明关系。最终,提供了结婚证照片后,工作人员为他解除了转账限额。
为何要提供那么多证明?为何要限额?2015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规定了银行账户种类,将个人银行账户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账户。其中,Ⅰ类户提供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服务;Ⅱ类户提供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等服务;Ⅲ类户提供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服务。
通知还载明,银行为开户申请人开立个人银行账户时,应核验其身份信息,对身份证🪪件的有效性、开户申请人与身份证🪪件的一致性和开户意愿进行核实。若通过有效身份证🪪件仍无法准确判断开户申请人身份,应要求其出具辅助身份证🪪明材料。
但在实际办卡时,除身份证🪪件外为何还要提供那么多证明?为什么要限额?中国银行南昌市新建支行一名工作人员解释,可能当事人和银行工作人员存在沟通上的误解,客户来办卡是可以办理的,只不过办的卡是限额的。如果开卡用于接收工资,需要提供工作证明或证明所在公司开过该行的对公账户。如果客户无法提供,银行也会查询是否有对公账户。
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一名值班人员介绍,近些年为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止公民买卖银行卡,每家银行有不同的审核细则。在这方面,该局对银行提出的要求是“要尽严格审查的义务”。
关于审核办卡材料,新建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一名工作人员称,如果是“两卡人员”或有涉诈前科人员,就需要提交相关材料由反诈中心审核。针对宋励遇到的情况,对方建议,如果要办工资卡,可以提供工作证明,否则只能办二类卡。
反诈与为客户提供便利之间如何平衡?某国有大行北方一支行柜员表示,目前银行通过模型调控客户银行卡的转账额度,若触及限额条件,模型会在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户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限制银行卡转账额度。另一国有大行南方一网点负责人介绍,2022年左右,各银行建立了相应的大数据模型,自动根据分级类别设定客户银行卡线上支付额度,最低转账额度为5000元。评定等级或银行卡限额后,银行不会发短信通知用户。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承受了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巨大压力。重压之下,少数银行片面强调落实反诈工作,采取过于严苛的账户管理措施,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他认为,银行应以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为依据,不能超过法律法规对客户提出额外、无理要求,不得将公安部门备案、审核作为开立账户、支取存款的前提。同时,应提高工作精准度,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优化模型,尽量降低“误伤”的比例。如果发生“误伤”,应采取更人性化的救济措施。公安机关应优化工作理念和机制,保护好公民合法权益,不应超出法律规定干涉银行正常业务办理。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银行的指导和检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做法及时纠正。公众应全面了解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等要求,银行如对存取款的来源、用途、去向等进行合理询问、记录,公众应予以理解并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