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算力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印制电路板(PCB)正从传统电子元件升级为算力系统的核心载体。作为连接芯片、处理器等关键组件的物理与电气桥梁,PCB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算力设备的数据传输效率与稳定性 —— 想象一下,服务器中数十颗GPU芯片的高速互联、数据中心海量信号的低延迟传输,背后都是高端PCB的技术支撑。国金证券研究显示,2026年AI服务器与交换机对应的M8 PCB板市场空间预计达500-600亿元,这一数字背后是AI基础设施建设的井喷式需求。
二、行业现状:供需两端的 "冰火两重天"需求端:AI驱动高端市场爆发
- 英伟达等头部厂商聚焦AI基础设施平台,海内外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推动高阶HDI板、多层高速PCB需求激增。大陆头部厂商高端产品线产能利用率已达100%,订单排期至三季度以后。
- 消费电子领域,AI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机器人等终端升级,进一步拓展PCB应用场景。以AI手机为例,其内部PCB层数较传统机型增加30%,价值量显著提升。
供给端:短期波动与长期扩张并存
- 台湾地区PCB企业5月营收同比增长18.3%,但环比下降4.9%,反映产业链季节性调整;大陆企业凭借产能优势与技术突破,在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市占率持续提升。
- 扩产潮正席卷行业: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龙头纷纷加码高阶PCB产线,预计2024-2025年将是产能释放高峰期。
PCB的价值早已超越 "电路板" 的传统定义:
- 多层化与高密度化:AI服务器主板层数已从传统的10-16层升级至20-28层,M8级PCB甚至需要30层以上,以满足高速信号传输需求。
- 材料与工艺革新:低损耗板材(如 PPO、PTFE)、埋盲孔技术、HDI(高密度互连)工艺成为高端 PCB 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算力设备的能效比。
- 产业链协同:覆铜板(CCL)作为PCB上游关键材料,其性能(如介电常数、耐热性)与PCB形成强绑定,金安国纪等覆铜板龙头正通过材料创新推动行业升级。
- 方正科技:通讯与算力场景的全布局
- 公司PCB业务覆盖服务器、光模块、5G通讯设备等领域,珠海方正多层电路板公司作为核心主体,在高密度互连(HDI)板技术上具备成熟经验,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算力设备厂商。
- 金安国纪:覆铜板赛道的 "隐形冠军"
- 作为国内覆铜板前三强企业,公司掌握电子玻纤布、树脂等核心材料技术,其高频高速覆铜板产品已切入AI服务器供应链,为PCB业务提供成本与技术双重护城河。
- 超声电子: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的双轮驱动
- 作为国产手机印制板核心供应商,公司在柔性PCB(FPC)领域技术领先,同时布局汽车电子PCB市场,车载触控屏与智能驾驶模块订单持续增长。
- AI 推理算力的增量空间:随着大模型落地应用,数据中心推理服务器需求将迎来爆发,预计2025年全球AI推理PCB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150%。
- 汽车智能化的深度渗透: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创新,推动车载PCB价值量从传统燃油车的500元 / 辆提升至3000元 / 辆以上。
- 国产化替代的加速推进:在高端PCB领域,大陆企业市占率仍不足30%,随着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深南电路、生益科技等企业有望在AI服务器PCB市场实现进口替代。
需注意的是,PCB行业受半导体周期、原材料价格(铜、玻纤布)波动影响较大,短期股价可能伴随市场情绪出现震荡。投资者应聚焦技术壁垒高、客户结构优质(如绑定英伟达、特斯拉等头部厂商)的企业,而非单纯追逐概念炒作。
技术变革的浪潮下,PCB正从 "幕后配角" 走向 "舞台中央"。对于关注科技赛道的投资者而言,理解这一细分领域的技术逻辑与市场节奏,或许能在AI算力革命中捕捉到更具确定性的机会。
注:本文仅为行业分析与企业研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