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们,今天咱们聊点刺激的——你敢信吗?在广州南沙,打网约车已经不需要司机了!不是科幻片,是实打实发生在身边的真事儿。6月25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的记者们扎堆涌进南沙,就为了一睹小马智行的“黑科技”。这公司可不简单,人家是全球首个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同时跑无人出租车的狠角色,手握250多辆Robotaxi和190多辆自动驾驶卡车,累计跑了4500万公里的路测,光是“全无人驾驶”模式就跑了800万公里!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了2000圈,或者从地球到月球来回折返10次!
无人车开进现实,打工人直呼“真香”
先说说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这无人车到底靠不靠谱?记者亲测了一把,从南沙打到广州南站,全程20公里,车自己变道、等红灯、避让行人,甚至还能在高速上自动切换车道,比某些人类司机还稳当。更绝的是,后排有个屏幕实时显示路况,乘客能随时“接管”车辆——当然,真遇到紧急情况,后台的安全员早通过5G云监控把车按住了。
不过,最让人上头的还不是技术,是价格!小马智行副总裁贺星放话:“等车队规模破万,无人车成本能压到比传统网约车还低!”现在他们已经在南沙全域铺开运营,未来还要冲进广州机场、深圳机场,甚至计划2025年把车队扩到1000辆。按这个节奏,说不定明年你就能在深圳机场打到一辆“粤B”牌的无人出租车,车费可能比地铁还便宜!
辅助驾驶VS自动驾驶:赛道不同,别硬碰
这时候肯定有杠精要说了:“现在好多车企都在搞自动驾驶,小马智行凭啥这么牛?”嘿,这里头门道可深了。贺星一句话点破真相:“辅助驾驶是L2,自动驾驶是L4,技术逻辑完全两码事!”
啥意思呢?简单说,L2辅助驾驶就像你家的扫地机器人,能帮你拖地,但真要让它自己充电、躲障碍、规划路线,还得靠你盯着;而L4自动驾驶就像请了个住家保姆,从买菜做饭到打扫卫生全包圆,你只需要躺平当大爷。现在大部分车企还在卷L2,比如特斯拉的Autopilot、小鹏的NGP,但小马智行直接跳过中间商,直奔“全无人驾驶”的L4赛道。
当然,这不代表他们和车企是敌人。相反,小马智行正拉着丰田、北汽、广汽埃安搞“第七代Robotaxi量产”,成本比上一代暴降70%!用贺星的话说:“我们和主机厂是队友,一起把蛋糕做大。”
无人卡车狂飙,9.4亿吨货物在路上
别以为小马智行只会造无人出租车,人家的自动驾驶卡车“小马智卡”早就跑遍全国了。2025年发布品牌,2022年就和三一重卡联手造车,到现在累计运货量已经超过9.4亿吨!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把全国一年的快递包裹全搬一遍,或者把珠峰挖空填满10次!
更绝的是,这些无人卡车跑的是“干线物流”,也就是高速上的长途运输。司机师傅们再也不用熬夜开长途,卡车自己就能组车队,前后车距保持10米,油耗还能比人开省15%。难怪物流公司抢着下单,连中国外运、如祺出行这些大佬都跑来合作。
商业化前夜:政策何时亮绿灯?
不过,再牛的技术也怕政策卡脖子。贺星在采访里吐槽:“现在行业就缺政策放开,尤其是开放更多测试区域。”比如南沙虽然给力,但无人车想跑进广州市区,还得等交管部门点头。
小马智行CEO彭军算过一笔账:当Robotaxi保有量达到数万台,一线城市单车年营收能冲到几十万,到时候“单车盈亏平衡”不是梦。但问题是,现在全国才多少辆无人车?要达到万辆规模,得先解决量产、充电、维修一系列问题,更别说让老百姓彻底放心。
未来已来,你敢上车吗?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无人车真的安全吗?万一系统崩溃怎么办?”小马智行的回答很硬气:每辆车都配了“双保险”——车顶的激光雷达能360度扫描周围环境,后台的安全员24小时盯着,一旦发现异常,5秒内就能接管车辆。
当然,技术再完美,也需要时间验证。就像当年高铁刚出来时,也有人担心“这么快会不会脱轨”,现在呢?高铁成了出行首选。或许再过五年,咱们回头看今天的无人车,就像看当年的大哥大一样——原始,但充满革命性。
互动时间:你敢坐无人车吗?你觉得无人驾驶会抢了司机饭碗,还是创造新岗位?评论区聊五毛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