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科学研究中心姜金兰教授团队在Materials Today Bio(中科院1区Top期刊 IF:10.2)独立发表了题为“Cryo-troj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s non-living tumor-homing supercarriers for enhanced drug delivery and immune activation in prostate cancer”的学术成果。2022级博士生王成燃和2020级本科生荣鑫奥为共同第一作者,牟旭鹏副教授与姜金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学术成果介绍
该研究首次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全新药物递送平台——冷冻特洛伊间充质干细胞(CT‐MSCs)。其作为一种无活性靶向肿瘤的超级载药体,旨在提高前列腺癌等免疫“冷”肿瘤 的治疗效果。研究团队利用简单而高效的低温处理技术,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冷冻失活,同时保留其关键趋化受体(如CXCR4/CCR2),从而既消除了细胞增殖和潜在促肿瘤风险,又确保了其天然的肿瘤靶向功能。在药物装载方面,CT‐MSCs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每百万细胞可装载达116.38 μg的化疗药物米托蒽醌(MTX),并在酸性肿瘤微环境下实现pH敏感性控释。体内外实验均显示,CT‐MTX不仅能大幅提升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而且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进一步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激活免疫细胞,改善了局部免疫环境,显著延长了实验动物的生存期,同时未观察到明显的全身毒性。此外,通过全面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揭示了MSCs在冷冻处理前后发生的分子重编程以及CT-MTX治疗前后动物组织中关键通路的变化,进一步印证了CT‐MSCs作为高效药物递送载体的应用前景。
该项研究为间充质干细胞领域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为克服传统药物递送系统中存在的靶向性不足、药物释放控制不佳及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并为未来免疫联合疗法的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这一成果由我院科学研究中心姜金兰教授团队独立完成,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生物药产业重大科技专项等基金的资助。
专家介绍
姜金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特聘学术带头人,吉林大学唐敖庆英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及干细胞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终审专家等。
近年来,带领科学研究中心致力于高水准干细胞国家一类新药的研发、生产、检测及临床的全产业链转化医学研究。已经建立企业级干细胞制剂生产工艺规程与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自主规范化干细胞检测项目30余项,明确检测项目与放行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近五年发表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300;获得多项中国美国专利,并多次被国际人工器官、国际细胞移植、国际组织工程等国际会议邀请作大会发言。2003年在美国获“国际细胞移植协会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获得吉林省“高层次全职创新人才奖”,2022年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2年荣获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层次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