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赋能甲骨文研究,让古老文字更鲜活?(科技赋能的作用)

科技如何赋能甲骨文研究,让古老文字更鲜活?(科技赋能的作用)

原标题: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团队以科技赋能甲骨文研究

穿越三千余年,古老文字更鲜活(文化中国行·感知文化里的中国·关注冷门绝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

古文字、濒危语言、历史地理学、古典文献等学科,学术关注度低、壁垒高、研究难度大,被称为冷门绝学。科技赋能甲骨文活化的团队、修复简牍的青年学者……冷门绝学遇见当代知音,焕发新的活力。本版推出系列报道,走近不同领域的冷门绝学工作者,看他们如何用热爱、执着与创新,让冷门不冷、绝学有继。

——编 者

“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界面。安阳师范学院供图

1985年成立殷商文化研究班,2000年研发甲骨文输入法、开启甲骨文『数字化』之路,2025年招收文物、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2024年组建数字甲骨共创中心、实施甲骨文全球『数字化』回归计划……在河南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文化墙上的历史沿革仿佛让人看到,一片片甲骨上的古老文字穿越3000余年款款而来,携手前沿科技,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在实验室的会议室,有一幅书法作品,上书“冷门不冷,绝学不绝”8个大字,落款是“癸卯秋月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九一分校”。这幅字的来历,要从2023年讲起。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永革回忆,那年夏天,他突然接到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九一分校一名老师的电话,对方在网上看到实验室发布的一套甲骨文广播体操,非常感兴趣,想来拜访学习。当年秋天,校长就带队前来,这幅字就是当时一名热爱书法的老师写的。

“冷门不冷,绝学不绝”。刘永革把这句话当作祝愿,也是实验室同仁的努力方向。

实验室内,张展(左)正在和学生扫描录入甲骨文拓本。霍亚平摄

把甲骨文“搬进”电脑

研究进入“云时代”

甲骨上的古老文字如何进入当代生活?这背后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让甲骨文“活”起来。这件事,刘永革和他的团队做了25年。

“现在我们都用电脑打字,怎样用电脑打出甲骨文?”2000年,安阳师范学院一名研究甲骨文的老师向刘永革提出一个问题,当时刘永革是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系的一名青年教师。“那时我对甲骨文一窍不通,但我知道,对于计算机语言来说,甲骨文和汉字都是一种符号,既然汉字能输入计算机,甲骨文为什么不可以呢?”刘永革说。

他用了3年时间,成功研发出甲骨文输入法。随后刘永革又加入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韩江苏教授2004年申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甲骨文图文资料库”。

“‘甲骨文图文资料库’一做就是8年,把诸多甲骨文拓片、繁重的文献资料、书籍等‘搬进’了电脑,方便学者查阅。”刘永革说。

随着研究的深入,集甲骨文文献库、著录库、字库等三库合一的“殷契文渊”项目启动,2019年向公众开放,成为免费的专业化甲骨文数据平台,集纳的甲骨文字库包含单字5086个、字形6234个,甲骨文研究文献3万余篇,是世界上现有资料最齐全、规范、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这也标志着甲骨文研究进入“云时代”。

实验室的新生代研究者也崭露头角。2025年,刚进实验室两年的张展申报的“基于位置敏感网络的甲骨碎片多源图像拼接方法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这个项目利用人工智能图像技术,研发甲骨文自动缀合系统,以便在数千块甚至上万块甲骨碎片中搜索边缘、纹理和残辞匹配的目标,为甲骨文破译拓展出新的路径。目前,这套系统已经缀合甲骨碎片120组。

刘永革说,接下来,实验室将继续补充基础数据,运用高清拍摄、微痕增强、三维建模等技术,建设“甲骨文全信息模型”。同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包括甲骨文识别与字形分析、甲骨文知识图谱等。

甲骨文的“走”字。安阳师范学院供图

全信息采集

实现『数字化』回归

不久后,刘永革要和同事飞往法国,去4家博物馆拍摄甲骨的高清图片。这是实验室联合腾讯SSV、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安阳市文物局共同发起的“甲骨文全球『数字化』回归计划”的工作之一。

“这不仅是对甲骨文的抢救性拍摄,而且有助于甲骨学的后续研究。”刘永革说。他们通过高清拍摄、微距拍摄、三维建模等,对每一片甲骨拍摄150余张照片,进行全信息采集,实现甲骨实物在数字空间的高保真还原和保护,还通过红外线摄影、光谱分析、微量元素分析产生不同图层,为甲骨学研究提供借鉴。

安阳殷墟发现了近16万片甲骨,分别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科研机构、高校等180余家机构。随着时间流逝,很多甲骨风化、破碎,甚至字迹消失,『数字化』保护是当务之急。“除了法国,今年还有望把德国收藏的400多片甲骨的『数字化』全信息采集回来。”刘永革说,去年他们已从韩国带回8片甲骨的『数字化』全信息。

安阳师范学院学生在校园跳甲骨文广播体操。霍亚平摄

以前跳广场舞

现在做甲骨文广播体操

除了研究保护甲骨文,刘永革和团队成员还致力于让甲骨文融入生活。采访中,刘永革起身演示甲骨文广播体操:双手高举并拢,膝盖微屈,身体前后摆动。“你看这像不像流动的‘水’?”刘永革说,“这是甲骨文广播体操里的一个扩胸运动。”

甲骨文广播体操由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织发起,以19个甲骨文字为基础,结合古文字、音乐、舞蹈、体育等多学科开发,现已推广到北京、广东广州、四川成都等地。

“以前感觉甲骨文离我们很远,现在觉得甲骨文没那么神秘了。”安阳市某中学退休教师李莉说,她和伙伴们常在公园跳操,以前跳广场舞,现在做甲骨文广播体操。

李莉每天都打卡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发的“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小程序里有个“每日一字”栏目,她喜欢带着孙子一起学。“每日一字”栏目每天会选出一个甲骨文,让读者猜是什么字,然后揭晓答案并给出解释,还会用图像演示这个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变化过程。

“只有让大家有机会接触到甲骨文,人们才会认识它、了解它,进而爱上它。”刘永革说,“这样,这个冷门就不冷了。”

在这个曾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研究团队,青年学者占比71%。刘永革和同事们觉得,甲骨文还有很多字未被破译,殷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只要发现新材料、获得新信息,甲骨文这门‘绝学’就不会绝”。研究成果有人用,前行路上有同行人——这就是刘永革们“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之源。

特别声明:[科技如何赋能甲骨文研究,让古老文字更鲜活?(科技赋能的作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二婚选择嫁给张维伊的『董璇』,其实有她自己的打算(二婚要嫁给什么男人)

当『董璇』从爱马仕包里掏出那套金光闪闪的首饰盒时,张维伊姥姥的老花镜片上明显闪过一道异样的光。 就像当年她坚信高云翔"绝不会背叛婚姻"时的斩钉截铁,如今面对小丈夫"想要爱情结晶&qu

二婚选择嫁给张维伊的『董璇』,其实有她自己的打算(二婚要嫁给什么男人)

水桶机——红米Note15Pro+,入手16+512GB版仅需2299元!(水桶机怎么样)

从旗舰级屏幕到军工级防护,从影像长焦到续航快充,红米Note15Pro+以2299元的价格实现了中端机的全面越级。 红米Note15Pro+配备的有小米澎湃T1S信号增强『芯片』,无论在地库、山区还是演唱会现场,…

水桶机——红米Note15Pro+,入手16+512GB版仅需2299元!(水桶机怎么样)

横店20万群演现状:美女泛滥成灾、拿身体做交易,懒汉光棍遍地(2025年横店群演)

日薪200元的"人肉道具"们,正用结满老茧的手捧着凉透的馒头,而三公里外的星级酒店里,选角导演的房卡正在某个女群演的掌心发烫。 相当后奉劝诸位看官:若在横店遇见自称星探的秃顶大叔,请先确认他掏的是名片还是

横店20万群演现状:美女泛滥成灾、拿身体做交易,懒汉光棍遍地(2025年横店群演)

压力访谈官是一个大雷美女(关于生活压力的采访问题)

压力访谈官是一个大雷美女(关于生活压力的采访问题)

他是『刘德华』唯一绝交的朋友,两人曾被传言为断背,今成光头大叔(他是『刘德华』唯一的女人)

在众多与『刘德华』交好的艺人中,唯有一位曾与他彻底决裂,这个人正是当年无线🛜艺员训练班的同窗潘宏彬。1992年重返香港影坛后,他保持着稳定的作品产出,虽未跻身一线,却始终是观众熟悉的实力派演员。这段从惺惺相惜到形同…

他是『刘德华』唯一绝交的朋友,两人曾被传言为断背,今成光头大叔(他是『刘德华』唯一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