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跟好几位厂商加了微信,我把资料发过去了,后面再详聊。”7月23日,“工业母机+”产需对接活动整零对接专场一结束,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应用解决方案部部长李响被与会者团团围住,好一会儿才脱身。
李响作主题发言。
刚才的发言中,李响讲述了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一步步打破国外垄断的故事:锐科激光成立于2007年,当时,激光器产业在国内是空白,技术、市场、价格均被西方控制。一直到2018年,锐科激光实现整机产业化,但仍以仿制为主,生产设备基本依赖进口。2018年之后,锐科激光发明圆形改性光纤,颠覆了国际通用的技术,各项性能指标远高于国际标准,形成中国体系的光纤激光器。
李响举了个例子:十多年前,一台高功率激光切割机的进口价格是800万元;如今,锐科激光将这个价格打到了不到8万元,更重要的是,所有零部件、生产设备都实现百分百国产自主可控。
从800万到8万,锐科激光走出了一条产业独立自主的道路。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中,美国和英国品牌占有率达到85%;而现在,这一数字正好相反,国产激光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锐科激光的市占率排第一,在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领域,对比国外产品,实现了代差级的领先。
李响作主题发言。
“激光在高端制造中的应用很广泛,包括切割、焊接、标记、清洗、3D打印等。”李响介绍,激光可以是“最快的刀”,也可以是“最准的尺”“最亮的光”,具有完全自动化、数控程度高的特点,在高端智造领域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领域,锐科激光已为近400家企业实现进口替代,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占领全球市场;在新能源领域,与十大锂电池厂商合作,“三电”均使用瑞克激光生产的激光器。
激光技术可以融入机械加工机床,更可以推动传统机床的升级改造。李响在会后被团团围住,也就不难理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对接会上,不少整机和零部件企业均展示了技术上的巨大突破:南京工艺生产的丝杠导轨的刚度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超长滚珠丝杠出口美国;广州昊志机电连续多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传统拉刀的结构寿命是50万到100万次,他们做到千万次以上。
“通过本次对接,我们看到国产零部件技术的进步和潜力,感受到整零协同发展的迫切决心,希望大家持续深化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攻关、共同提升、共同受益,推进工业母机在攻关、制造、应用上实现全链条的突破。”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片飞说。